法律知识

不得假释的情形怎样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1-06-21 15:30
人浏览

  对于一些犯罪分子来讲,在处分法律之后是要受到法律的制裁,比如拘留或者是被判处有期徒刑,有些犯罪分子在接受处罚的时候是可以要求假释的。那么不得假释的情形怎样?下面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

  一、不得假释的情形怎样

  《刑法》第八十一条: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十三年以上,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的,可以假释。如果有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可以不受上述执行刑期的限制。

  对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

  对犯罪分子决定假释时,应当考虑其假释后对所居住社区的影响。

  二、假释的对象包括哪些人

  假释只适用于被判处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但对累犯以及因杀人、爆炸、抢劫、强奸、绑架等暴力性犯罪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除外。

  假释是对犯罪分子有条件地提前释放,同时,国家并不排除对其继续执行尚未执行的那部分刑罚的可能性。这一特点决定了假释不适用于被判处其他刑罚的犯罪分子。

  三、假释的实质条件有哪些

  犯罪分子认真遵守监视,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假释后不至再危害社会,这是适用假释的实质条件或者关键条件。

  犯罪分子同时具备以下四个方面情形的,应当认为“确有悔改表现”:

  (1)认罪服法;

  (2)一贯遵守罪犯改造行为规范和监狱纪律;

  (3)积极参加政治、文化、技术学习;

  (4)积极参加劳动,爱护公物,完成劳动任务。

  “不致再危害社会”,是指罪犯在劳动改造期间一贯表现好,确有悔改表现不致重新犯罪的,或者老弱病残并丧失作案能力的。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关于不得假释的情形怎样的介绍,对于犯罪分子来讲,在会议就之后要根据情况来及时的处理,尤其是要表现好一些,遵守监狱的相关制度。对此如果大家还有不明白的,建议可以咨询一下法律快车的律师。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