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什么是自首,自首有什么用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09-15 03:06
人浏览

  对于法律上的犯罪者的处罚就是会有相应的预防犯罪以及减少相应的犯罪进行累犯的情况的,这主要就是体现在法律规定的自首当中的。下面就让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带来什么是自首,自首有什么用的相关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一、什么是自首,自首有什么用

  自首,是我国《刑法》中明确规定的一种有利的量刑情节。

  从《刑法》第67条的法条规定可以看出,我国《刑法》要求认定自首必须满足两个要件,“自动投案”加“如实供述”,满足这两个要件便可以被依法认定为自首。

  《刑法》第67条规定: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甚至可以免除处罚。

  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也可以被认定为自首。

  二、特别自首

  1、根据《刑法》第六十七条第二款的规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已宣判的罪犯。

  2、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已宣判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罪行,与司法机关已掌握的或者判决确定的罪行属同种罪行的,可以酌情从轻处罚;如实供述的同种罪行较重的,一般应当从轻处罚。

  未掌握罪行

  1、所谓“还未掌握”,是指司法机关尚不知道犯罪发生,或者虽然知道犯罪发生,但不知道犯罪人是谁以及虽有个别线索或证据使司法机关对某人产生怀疑,但还不足以据此将其确定为犯罪嫌疑人。

  2、从诉讼的角度讲,这里的“还未掌握”实际上是指“没有确实证据证明”。在司法实践中,根据司法机关掌握案件的线索和证据能否确定作案人可能犯某罪,是判断罪行被掌握与否的重要标准。

  3、“还未掌握”与“已经掌握”界限不清时,应当疑罪从轻,即认定为“还未掌握”。

  三、自首关系

  广义的坦白包括自首。狭义的坦白是指犯罪分子被动归案后,如实供述自己被司法机关指控的犯罪事实,并接受国家审查和裁判的行为。

  自首与狭义的坦白之间的相同之处是:

  (1)二者都以犯罪人实施了犯罪行为为前提;

  (2)二者在犯罪人归案之后都能如实交代自己的犯罪事实;

  (3)二者的犯罪人都具有接受国家审查和裁判的行为;

  (4)二者的犯罪人都可以得到适当的从宽处罚。

  (5)二者都是法定从轻处罚情节

  二者的区别是:

  (1)自首是犯罪人自动投案之后主动如实供述自己的犯罪事实的行为,坦白是犯罪人被动归案后如实供述被指控的犯罪事实的行为;

  (2)自首的犯罪分子悔罪表现较好,其人身危险性相对较小;坦白的犯罪分子往往是在一定的条件下被迫认罪的,其人身危险性相对较大。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带来什么是自首,自首有什么用的全部内容。自首的进行是需要满足相应的法律规定的,并且自首是可以减少相应的刑罚的。如果你还有更多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的相关律师,他们会为你做出专业的解答。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