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自首的量刑原则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08-23 04:30
人浏览

  自首这项法律制度,在我国有着非常久远的历史,有学者称可以追溯到夏朝,据史料记载,汉律中有“先自告,除其罪”的规定,至唐朝时已经发展的相当完备。那么自首后会马上被拘留吗?自首的量刑原则是什么?针对这几个问题下面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自首后会马上被拘留吗

  1、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犯罪嫌疑人有自首情节的,可以酌情进行减轻、从轻处罚。因此自首对于量刑非常重要。

  2、《刑事诉讼法》第八十条规定:公安机关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犯罪分子,如果有下列情之一的,可以先行拘留:

  (1)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现的;

  (2)被害人或者在场亲眼看见的人指认他犯罪的;

  (3)在身边或者住处发现有犯罪证据的;

  (4)犯罪后企图自杀、逃跑或者在逃的;

  (5)有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可能的;

  (6)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

  (7)有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重大嫌疑的。

  3、所以根据以上规定可知,犯罪分子是否被刑事拘留,与具体案情有关,与有无自首情节无关。只是具有自首情节的,在量刑上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二、自首的量刑原则

  对于自首情节,结合自动投案的动机、时间、方式、罪行轻重、供述犯罪事实的完整性、稳定性以及悔罪表现等情况,确定从宽的比例。

  1、犯罪事实或犯罪嫌疑人未被司法机关发觉,主动直接投案构成自首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40%以下;

  2、犯罪事实和犯罪嫌疑人已被司法机关发觉,但尚未受到讯问,或者未被采取强制措施,主动直接投案构成自首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30%以下;

  3、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如实供述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不同种罪行,以自首论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30%以下;

  4、并非出于被告人主动,而是经亲友规劝、陪同投案,或亲友送去投案等情形构成自首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30%以下;

  5、罪行尚未被司法机关发觉,仅因形迹可疑被有关组织或司法机关盘问、教育后,主动交代自己的罪行构成自首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30%以下;

  6、其他类型的自首,可以减少基准刑的20%以下;

  7、犯罪较轻(指法定刑幅度在三年有期徒刑以下的犯罪)的自首,可以减少基准刑的40%以上或者依法免除处罚;

  8、犯罪嫌疑人自动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后又翻供,但在一审判决前又能如实供述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20%以下。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整理介绍的关于“自首的量刑原则”等相关法律知识。实践中,对于自动投案的认定由于没有明确的规定,实践中争议很大,最高人民法院先后出台了司法解释和司法意见,旨在给司法实践提供明确的指引。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提供帮助。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