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银行借款合同丢失怎么办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2-02-15 17:15
人浏览

  金融机构借款合同是指办理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作为贷款人一方,向借款人提供贷款,借款人到期返还借款并支付利息的合同。它具有法律约束力,主要体现为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那么,银行借款合同丢失怎么办?关于这个问题法律快车编辑为您详细解答。

  一、银行借款合同丢失怎么办

  如果需要合同,可以携带本人有效身份证到经办行,让银行给一个合同复印件,可以作为证明。

  如果您办理的是公积金贷款,那么可以携带本人有效身份证到公积金中心查档,但是很多单位嫌麻烦不愿意查,如果是这样可以到房产抵押部门查档,但是需要缴纳一定的手续费。

银行借款合同丢失怎么办?

  二、签订银行借款合同要注意的问题

  借款合同要由借款人填写。

  根据《合同法》的有关规定,借款合同是双方事当人真实的意思表示,双方当事人就合同的主要内容、条款达成合意的,借款合同即告成立。

  银行合同一般都是格式合同,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也就是银行,应当遵循公平原则确立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并采取合理的方式提请对方注意免除或者限制其责任的条款,按照对方的要求,对该条款予以说明。因此,借款合同应由借款人填写,可以让借款人理解合同内容、条款,银行对条款负有解释的义务,这样可以防止因理解不同发生纠纷。

  借款人需要明确借款用途。

  借款人的借款用途关系到银行的风险以及审核是否通过,借款人应在合同上注明借款用途并且按照借款用途使用借款,这样可以使银行以及担保人知道借款的真实用途,对保护担保人的权益而言更为公平。

  签订合同后要注意履行方式。

  在实践中,提前还贷的现象越来越多,而是否同意借款人提前还贷银行可以根据贷款的具体情况来决定。贷款行向借款人收取补偿金是一个总体原则,根据单贷款质的不同以及借款人的实际情况可予以适当减免。

  三、银行借款合同无效的情形有哪些

  贷款人与实际使用人不一致的,不会导致借款合同的无效,除非贷款合同存在对使用用途有约定,但在实际当中未按照约定使用的情形方可导致合同无效。下列情形下银行借款合同无效:

  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以上就是由法律快车编辑整理收集的关于银行借款合同丢失怎么办的法律参考,很多人可能并没有了解过与银行贷款合同相关的知识,他们可能觉得在签订贷款合同之后,银行方面保留这份合同就可以了,但其实并不是这样,因为贷款合同也能够保障自身的权益,所以最好也自己也要保留一份并保存好。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律师,您将会收到专业的建议。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