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社区矫正实施办法 属于法律么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1-09-14 14:03
人浏览

  在我国,为了配合规范罪犯的行为,加强他们的社会化教育,已经开始实施社区矫正。社区矫正实施办法是我国的一项重要法规。接下来,关于社区矫正实施办法属于法律么的详细内容,就由法律快车小编为您做更进一步的解答吧!

  一、社区矫正实施办法属于法律么

  社区矫正实施办法属于法律。根据中央关于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的总体部署,在深入调研论证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制定了《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现予以印发,请认真贯彻执行。对于实施情况及遇到的问题,请分别及时报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

  二、社区矫正的目的是什么

  1、直接目的:通过社区矫正组织进行的社会化的教育,使罪犯适应并顺利回归社会。

  2、间接目的:增强社区公民的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3、根本目的:预防犯罪,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三、社区矫正的对象是哪些

  接受社区矫正的罪犯,称为社区服刑人员,包括: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裁定假释、决定暂予监外执行

  在符合上述条件的情况下,对于罪行轻微、主观恶性不大的未成年犯、老病残犯、以及罪行较轻的初犯、过失犯等,应作为重点对象,适用上述非监禁措施,实施社区矫正。

  社区矫正作为一种全新的刑罚执行方式,蕴涵着刑罚的惩罚性和恢复性双重价值。

  首先,社区矫正是与监禁矫正相对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方式,是一种刑事制裁措施,而刑罚的制裁性决定了社区矫正措施的惩罚性。社区矫正作为刑罚执行活动,自然要严格落实具体的惩罚性措施,以实现刑罚的惩罚性。社区矫正对象作为罪犯,应当就其犯罪行为给社会造成的危害承担惩罚性后果,

  得到应有的惩罚。同时,惩罚社区矫正对象也是国家实现社会正义、维护社会公正的客观要求。现代刑事法出于保护社会和改造罪犯的双重目的,即使是在惩罚罪犯的过程中,也必须同时将如何促使罪犯重新回归社会列为目标之一。

  我们要知道社区矫正人员是由法院的相关判处决定的,开始矫正的时间和结束矫正的时间也有严格的制度规定。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整理的社区矫正实施办法属于法律么的解答,如果您还有疑问,欢迎咨询法律快车的律师。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