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正当防卫的构成要件有哪些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1-06-01 14:28
人浏览

  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是两个不同的,但是都会构成无罪,也就是无罪过事件,遇事一定要谨慎处理。那么为了让大家能够详细了解正当防卫的构成要件有哪些的相关法律问题,下面将由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正当防卫的构成要件有哪些

  (一)起因条件:不法侵害现实存在

  正当防卫的起因必须是具有客观存在的不法侵害。

  1、“不法”指法令所不允许的,其侵害行为构成犯罪为条件。对于精神病人所为的侵害行为,一般认为可实施正当防卫。

  2、不法侵害应是由人实施的。

  3、不法侵害必须现实存在。

  (二)时间条件:不法侵害正在进行

  法侵害正在进行的时候,才能对合法权益造成威胁性和紧迫性,因此才可以使防卫行为具有合法性。

  不法侵害的开始时间,一般认为以不法侵害人开始着手实施侵害行为时开始,但是在不法侵害的现实威胁十分明显紧迫,且待其实施后将造成不可弥补的危害时,可以认为侵害行为已经开始。

  不法侵害的结束时间--当合法权益不再处于紧迫现实的侵害威胁的时候,视为不法侵害已经结束。

  在财产性犯罪中,即使侵害行为已经构成既遂,但如果尚能及时挽回损失的,可以认为不法侵害尚未结束。

  正在进行或者诸多迹象表明将要实施危害的行为都可进行正当防卫。

  (三)主观条件:具有防卫意识

  正当防卫要求防卫人具有防卫认识和防卫意志。

  防卫认识是指防卫人认识到不法侵害正在进行;

  防卫意志是指防卫人出于保护合法权益的动机。

  (四)对象条件:针对侵害人防卫

  正当防卫只能针对侵害人本人防卫。由于侵害是由侵害人本人造成的,因此只有针对其本身进行防卫,才能保护合法权益。即使在共同犯罪的情况下,也只能对正在进行不法侵害的人进行防卫,而不能对其没有实行侵害行为的同伙进行防卫。

  (五)限度条件:没有明显超过必要限度

  防卫行为必须在必要合理的限度内进行,否则就构成防卫过当。

  必须注意的是,并非超过必要限度的,都构成防卫过当,只有“明显”超过必要限度且造成重大损害的,才是防卫过当。

  针对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所进行的防卫,不会构成防卫过当。

  

  二、正当防卫的特点

  (一)正当防卫是目的正当性和行为的防卫性的统一。目的正当性是指正当防卫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行为的防卫性是指正当防卫是在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的时候,同不法侵害做斗争的行为。他既是法律赋予公民的一种权利,又是公民在道义上应尽的义务,是一种正义行为,应受到法律的保护。目的正当性与行为的防卫性具有密切的联系。首先,目的的正当性制约着行为的防卫性。其次,行为的防卫性体现着目的的正当性,是目的正当性的客观表现。

  (二)正当防卫是主观的防卫意图和客观上的防卫行为的统一。防卫意图,是指防卫人意识到不法侵害正在进行,为了保护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等合法权利,而决意制止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的心理状态。正当防卫在客观上对不法侵害人造成了一定的人身或者财产的损害,因此具有犯罪的外观。但是,正当防卫与犯罪具有本质的区别,我们只有看到正当防卫制止不法侵害、保护国家和其他合法权益的本质,才能真正把握住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的依据。

  (三)正当防卫是社会政治评价和法律评价的统一。正当防卫的目的是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且客观上具有制止不法侵害、保护合法权益的性质。因此,正当防卫没有法益侵害性,这是我国刑法对正当防卫的肯定的社会政治评价;正当防卫不具备犯罪构成,没有刑事违法性,因此,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这是我国刑法对正当防卫的肯定的法律评价。在这个意义上说,正当防卫是排除社会危害性和阻止刑事违法性的统一。

  三、正当防卫什么意思

  起因条件,也就是说采取正当防卫必须是要有不法侵害存在,并且是现实存在的不法侵害,通常指人为实施的具有暴力性、破坏性、紧迫性的侵害行为。受害人因想象、臆测而采取的防卫行为,不能成为正当防卫。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正当防卫的构成要件有哪些”的相关内容,通过上述内容我们可以知道正当防卫要认定,时间是一个很重要的认定条件,什么时候发生一定要弄清楚。若还遇到其它问题,欢迎上法律快车的法律平台,咨询专业的律师。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