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财产诈骗多少可以立案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1-05-11 18:27
人浏览

  在社会上有很多的人会进行诈骗,网络诈骗是比较盛行的,所以我们要了解诈骗的立案量刑标准。那么,问题来了,财产诈骗多少可以立案?接下来,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一一解答这些法律问题,希望大家看以下内容,能够了解相关法律知识。

  一、财产诈骗多少可以立案

  《刑法》第266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一条 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以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在前款规定的数额幅度内,共同研究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备案。

  二、合同诈骗不予立案怎么办

  合同诈骗和民事纠纷很难区分,公安在无十足把握下是不会轻易立案的。合同诈骗不予立案时应该及时向当地检察机关反映。

  被诈骗人除提起民事诉讼外,还有权向公安机关报案继续追究当事人的刑事责任。如果公安机关不受案,可将证据向同级人民检察院侦查监督科出示,提请人民检察院进行立案监督。公安机关接人民检察院《要求说明不立案理由通知书》后,必须立案或说明不立案的法定理由。如果公安机关立案后,按照刑事优先民事的原则,暂时中止民事诉讼,待刑事案件侦查终结并由人民检察院向法院提起公诉后,由法院合并审理,同时追究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

  三、合同诈骗报案材料

  1、提供所签订的合同(协议)。

  2、提供涉嫌人签订合同的虚构单位,冒用他人名义的相关依据。如:留下的印章、印鉴、假名片、假工作证、假营业执照,盖假公章各种证明等。

  3、已经履行小额合同、部分合同的,提供已履行合同的材料。

  4、收受受害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担保财产后逃匿的,请尽量提供逃匿的依据。如关闭通讯工具,转移货物、货款,搬迁住所等证明本材料等。

  5、提供涉嫌人其他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依据。如:留下的书写工具、交通工具、生产工具、假身份证、刊登虚假广告的报刊、杂志等。

  6、涉嫌人的身份证明材料,请尽量提供。如来信、电报等各种材料等。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财产诈骗多少可以立案的相关法律知识。总而言之,因为不同地区的诈骗立案标准是不一样的,一般三千元就可以立案。若大家还有其他法律问题想要了解的话,欢迎咨询法律快车律师,为大家提供专业的解答。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