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职务侵占不予立案标准是怎样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11-20 12:34
人浏览

  如果要成立刑事案件的,是需要达到刑事犯罪的立案标准的。不同的犯罪立案标准有所不同,对于大多数财产型犯罪,如果要构成犯罪的,是需要达到一定数额,或者情节严重的。那么职务侵占不予立案标准是怎样?下面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介绍相关知识。

  一、职务侵占不予立案标准是怎样

  如果职务侵占的数额达不到刑事案件的立案标准,可以通过仲裁或诉讼要求退赔。

  职务侵占罪(刑法第271条),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行为。《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第八十四条规定:职务侵占案(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第一款)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在五千元至一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

  二、职务侵占罪的立案标准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

  1、以殴打、捆绑、违法使用械具等恶劣手段逼取口供的;

  2、以较长时间冻、饿、晒、烤等手段逼取口供,严重损害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身体健康的;

  3、刑讯逼供造成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轻伤、重伤、死亡的;

  4、刑讯逼供,情节严重,导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杀、自残造成重伤、死亡,或者精神失常的;

  5、刑讯逼供,造成错案的;

  6、刑讯逼供3人次以上的;

  7、纵容、授意、指使、强迫他人刑讯逼供,具有上述情形之一的;

  8、其他刑讯逼供应予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

  三、职务侵占罪的构成要件是怎样的

  职务侵占罪的四个构成要件分别是:

  1、客体要件

  本罪的犯罪客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财产所有权。对象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财物,包括动产和不动产所谓“动产”,不仅指已在公司、企业、其他单位占有、管理之下的钱财(包括人民币、外币、有价证券等),而且也包括本单位有权占有而未占有的财物,如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拥有的债权。就财物的形态而言,犯罪对象包括有形物和无形物,如厂房、电力、煤气、天然气、工业产权,等等。

  2、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占本单位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具体而言,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必须是利用自己的职务上的便利,所谓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是指利用职权及与职务有关的便利条件。

  (2)必须有侵占的行为。不论是先持有而转为己有还是先不持有而采取侵吞、窃取、骗取方法转为己有,只要本质上出于非法占有的目的,并利用了职务之便作出了这种非法占有的意思表示,达到了数额较大的标准,即可构成本罪。

  (3)必须达到数额较大的程度如果仅有非法侵占公司、企业及其他单位财物的行为,但没有达到数额较大的标准,则也不能构成本罪。

  3、主体要件

  本罪主体为特殊主体,包括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

  4、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是直接故意,且具有非法占有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财物的目的。即行为人妄图在经济上取得对本单位财物的占有、收益、处分的权利。至于是否已经取得或行使了这些权利,并不影响犯罪的构成。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对职务侵占不予立案标准是怎样的相关介绍,通常在没有达到规定的数额标准时,职务侵占一般不立案,但此时并不是说这样的情况就无法处理,公司企业在这样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仲裁或诉讼要求退赔,也就是说刑事虽然无法追究员工的责任,但在民事方面也是可以维护公司、企业的权益的,同时也可以结合《劳动法》、《劳动合同法》中的规定,辞退该员工。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