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使用伪造的国家证件罪立案标准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1-09-24 13:52
人浏览

  凡是伪造证件达到法定刑事年龄均可立案。而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是指非法制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的行为。此类行为一旦发现严重的会被判处拘役或者是有期徒刑。以下就让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带来使用伪造的国家证件罪立案标准的相关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一、使用伪造的国家证件罪立案标准

  对于伪造国家机关证件罪的情形,一经定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具体情况,请当事人自行根据实际情况及相关法律规定进行核实确定。

  相关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条 伪造、变造、买卖或者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的公文、证件、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二、伪造国家机关证件罪的犯罪构成是什么

  1、该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即凡是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均可构成该罪;

  2、该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正常管理活动和信誉;国家机关制作的公文,使用的印章和证件,是其在社会的一定领域、一定的方面实行管理的重要凭证和手段。任何伪造、变造国家公文、证件、印章的行为,都会影响其正常管理活动,损害其名誉;

  3、该罪在主观方面只能出于直接故意,间接故意或过失不构成该罪;

  4、该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具有伪造、变造、买卖或者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的公文、证件、印章的行为。以上四个构成要件,缺一不可,否则就不构成该罪。

  三、伪造、变造居民身份证罪量刑标准

  伪造、变造、买卖居民身份证、护照、社会保障卡、驾驶证等依法可以用于证明身份的证件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在依照国家规定应当提供身份证明的活动中,使用伪造、变造的或者盗用他人的居民身份证、护照、社会保障卡、驾驶证等依法可以用于证明身份的证件,情节严重的,处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有前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公章是政府机关单位的意志的表现,加盖了政府机关单位等的公章就代表了得到组织机构的认可同意,具有公信力,伪造这些证件就会导致社会秩序的混乱。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整理的使用伪造的国家证件罪立案标准的解答,如果您还有疑问,欢迎咨询法律快车的律师。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