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刑事案件判刑最少多少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1-09-30 15:58
人浏览

  刑事案件也就是涉及到刑法的案件,是一种影响非常恶劣的情况。我们国家对于这种情况也是非常重视的,但是具体怎么处罚还需要根据案件的实际情况来决定,如果案件比较轻微,那么就会罚款或者是有期徒刑。如果情况比较严重,那么就是无期徒刑。下面我们请法律快车小编给我们介绍下刑事案件判刑最少多少

  一、刑事案件判刑最少多少

  刑事处罚中,需要服刑而期限最少的处罚措施是拘役,拘役最短的期限是一个月,最长为六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四十二条 【拘役的期限】拘役的期限,为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

  第四十三条 【拘役的执行】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由公安机关就近执行。

  在执行期间,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每月可以回家一天至两天;参加劳动的,可以酌量发给报酬。

  第四十四条 【拘役刑期的计算和折抵】拘役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

  二、刑事处罚种类有哪些

  (一)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有主刑和附加型两类。其中主刑有以下五种:

  1、管制。期限为3个月以上2年以下,数罪并罚不得超过3年。

  2、拘役。期限为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数罪并罚不得超过1年。

  3、有期徒刑。期限为6个月以上15年以下,数罪并罚不得超过20年。

  4、无期徒刑。

  5、死刑。犯罪的时候不满18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

  三、刑事减刑的规定有哪些

  减刑分为一般减刑与应当减刑;二者适用的关键条件有所不同,所减刑期幅度也不同。

  “可以”减刑的实质条件是在行刑期间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或者有立功表现,犯罪分子只要具备“悔改表现”与“立功表现”之一者,即可以减刑,并不要求二者必须同时具备。“确有悔改表现”要求同时具有“认真遵守监规”与“接受教育改造”的情形,而“立功表现”侧重于犯罪分子客观方面有利于国家和社会的行为。

  “应当”减刑的实质条件是具有“重大立功表现”,具体表现本法条已作了列举式规定,其仍然侧重于犯罪分子客观方面有利于国家和社会的行为表现,并不必须要求犯罪分子同时具备“确有悔改表现”。

  关于减刑的限度,无期徒刑犯减刑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10年,有期徒刑犯、拘役犯、管制犯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死缓犯则不少于14年。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针对刑事案件判刑最少多少的详细介绍。在我们的生活中一定要做一个合格的公民,虽然不能给国家增加荣誉,但是一定不要给国家惹麻烦,否则触犯了法律就必须要接受相应的处罚。如果还有不明白的地方,欢迎咨询法律快车的律师。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