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刑事判决书送达给哪些人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09-05 04:43
人浏览

  在刑事案件中,法院审判完刑事案件会出具刑事判决书,法院还承担把刑事判决书送达给当事人的职责,一般刑事判决书送达给哪些人?当事人不服刑事判决书怎么办?针对这几个问题下面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解答疑惑,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一、刑事判决书送达给哪些人

  刑事判决书应该是由法院送达被告人的近亲属。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七条规定::当庭宣告判决的,应当在五日内送达判决书。定期宣告判决的,应当在宣判前,先期公告宣判的时间和地点,传唤当事人并通知公诉人、法定代理人、辩护人和诉讼代理人;判决宣告后,应当立即送达判决书。

  判决书应当送达人民检察院、当事人、法定代理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并可以送达被告人的近亲属。判决生效后,还应当送达被告人的所在单位或者原户籍地的公安派出所,或者被告单位的注册登记机关。

  二、不服刑事判决书怎么办

  1、申请检察院抗诉;若检察院不抗诉,判决生效后,被害人可以申诉,要求再审。

  2、《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二条规定,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的,自收到判决书后五日以内,有权请求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人民检察院自收到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的请求后五日以内,应当作出是否抗诉的决定并且答复请求人。

  3、可以由代理律师、指定的辩护人或是本人在接到一审判决十天内书面向上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所谓就算上诉被驳回,也是不会在原有的刑期上面加重的,但是申诉和检察院抗诉是有可能被上一级人民法院在原有的刑期上面加重处罚的。

  三、刑事判决书是怎样的

  (1)标题和编号。标题分两行写明"×××人民法院刑事判决书".标题右下方写明编号,包括年度、法院简称、文书类别和号码。

  (2)公诉人身份。写明公诉人的姓名和职务。

  (3)被告人身份及基本情况。包括写清被告人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籍贯、职业和住址,何时因何问题被拘留、逮捕,是否在押。

  (4)辩护人栏。如辩护人是律师的,只需写明其姓名、工作单位和职业。如果辩护人是被告人的近亲属、监护人,除应写明其姓名和职务外,还应写明与被告人之间的关系。

  (5)案由。起诉情况及审理方式。写明案件是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的,还是自诉人提起自诉的;被告人姓名及被指控的罪名;审理方式上是组成合议庭还是独任审判,公开审判还是依法不公开审判;公诉人和辩护人出庭情况。

  (6)事实。认定构成犯罪的事实必须由人民法院在法庭调查中依法所确认。主要写明时间、地点、人物、原因、手段、经过、后果等。

  (7)证据和理由。证据包括人证、物证、书证等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证据必须确凿、充分、有力。写理由时,必须有说服力,根据刑法何条何款作出判决。

  (8)判决正文。主要写确定被告人犯了什么罪,是否需要判处刑罚,判处什么刑罚,及脏款、脏物的处理,刑期的起止日期。对于共同犯罪案件的判决正文,定罪量刑部分按主犯从犯依次列出。

  (9)交代上诉权和上诉办法。要写明上诉期限,上诉状数量、上诉法院、上诉方式。

  (10)结尾。合议庭组成人员署名;判决决定的日期及法院院章;书记员签名,加盖"本件经核对与原本无异"印戳。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介绍的关于“刑事判决书送达给哪些人”的相关知识,我们可以知道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七条已经明确规定了刑事判决书的送达对象。如果你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