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鉴定人出庭作证程序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1-08-29 14:39
人浏览

  在进行司法鉴定的时候,是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让一些鉴定人进行出庭作证,对于鉴定人如果要进行出庭作证的情况下,我们是需要根据相关程序进行接下来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整理关于鉴定人出庭作证程序问题的解答,我们带着问题一起往下看。

  一、鉴定人出庭作证程序

  司法鉴定人员出庭作证时,需要拿出与鉴定有关的证据。鉴定人应具备的条件。一是鉴定人是否在下列四类鉴定业务范围内从事鉴定工作:法医类鉴定;物证类鉴定;声像资料鉴定;其他鉴定事项。二是资历、能力要求。这主要是审查鉴定人是否具备解决案件中专门问题的科学知识和技能。

  申请登记的鉴定机构应具备的条件。是否有明确的业务范围;是否有在业务范围内进行司法鉴定所必需的仪器、设备;是否有在业务范围内进行司法鉴定所必需的依法通过计量认证或者实验室认可的检测实验室;是否每项司法鉴定业务有三名以上鉴定人。

  鉴定人是否依法回避,鉴定活动是否受到不当干扰,是否仔细、认真,有无受到外界影响,有无徇私、受贿,或受到威胁、引诱、欺骗,而作虚假鉴定的情况

  根据刑诉法和相关规定,鉴定人及其近亲属与本案有无利害关系,或有其他可能影响客观鉴定的情况,作为诉讼参与人的鉴定人应当遵守法律有关回避的规定,以确保鉴定人的中立客观,确保所作出的鉴定意见的真实性。对于鉴定人应当回避而未回避的,鉴定意见不得作为定案的根据。

  

  二、鉴定人无法出庭的情形没有规定

  有关法律及司法解释对证人无法出庭可准许不出庭的情形有明文规定,但对鉴定人却没有相关规定。比如,《解释》第二百零六条规定:证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无法出庭作证的,人民法院可以准许其不出庭:

  (1)在庭审期间身患严重疾病或者行动极为不便的;

  (2)居所远离开庭地点且交通极为不便的;

  (3)身处国外短期无法回国的;

  (4)有其他客观原因,确实无法出庭的。具有前款规定情形的,可以通过视频等方式作证。建议参照上述规定,规定准许鉴定人不出庭的情形。

  三、司法鉴定期限是多久

  司法鉴定从受理之日起一般应当在15日内出具司法鉴定文书。如确需延长的,经向委托人说明理由,可延长至30日。复杂、疑难案件的鉴定时限确需延长的,经司法鉴定机构负责人批准,并征得委托人同意,可再适当延长。延长期不得超过60日。

  法医精神病鉴定及司法会计鉴定的时限可适当延长,一般应在受理之日起60日内完成。鉴定过程中需要补充鉴定材料所需时间,不计入鉴定时限。

  以上便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关于鉴定人出庭作证程序问题的详细解答,在我国要进行司法鉴定的时候,我们要注意它的期限,一般是两个月左右,如果要进行延长的话是需要通过相关负责人批准。如果您还有其他疑问,欢迎咨询法律快车网站专业律师。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