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强拆行政诉讼期限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1-12-14 12:21
人浏览

  征收房屋是合法的,国家需要建设场馆或者是需要征收一个场地的时候会对选择址区域的房屋拆迁,拆迁不是盲目的,一开始会跟住房人沟通,直到达成协议,住房人同意拆迁才可以,但是因为拆迁补偿问题可能住房人不愿搬离,未在合同上签字,这个时候政府如果和强制拆迁,属于违法拆迁,那么遇到这种问题怎么办,下面法律快车小编来讲解一下强拆行政诉讼期限是多久呢?

  一、强拆行政诉讼期限

  强拆确认违法诉讼时效是三个月的时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四十六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在知道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三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四十八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特殊情况耽误法定期限的,在障碍消除后的十日内,可以申请延长期限,由人民法院决定。所以,行政强拆的诉讼时效是三个月,如遇到特殊情况,可适当延长。

强拆行政诉讼期限

  二、行政强拆和司法强拆的区别是什么

  性质不同。行政强制拆迁的执行主体是政府,动用的是政府的行政力量,是政府在行使行政职权,拆迁的法律责任由政府承担。司法强制拆迁的执行主体是法院,动用的是司法力量,拆迁的法律责任由法院承担。

  效率不同。行政强制拆迁不受诉讼的影响,即不论被拆迁人或者房屋承租人是否在可以提起诉讼的法定期限之内,不论他们提起诉讼是否已经结束,是否能够胜诉,均不停止行政强制拆迁的执行。

  三、违法强拆的法律责任是怎么规定的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

  第三十条 市、县级人民政府及房屋征收部门的工作人员在房屋征收与补偿工作中不履行本条例规定的职责,或者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由上级人民政府或者本级人民政府责令改正,通报批评;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一条 采取暴力、威胁或者违反规定中断供水、供热、供气、供电和道路通行等非法方式迫使被征收人搬迁,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处分;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对“强拆行政诉讼期限”问题的讲解,遇到非法拆迁是可以起诉,起诉期限是三个月,如果发生强拆要报警,警察会处理。法律规定在拆迁过程中如果不依法对拆迁人进行补偿,或者贪污拆迁款属于违法行为,可以起诉,遇到暴力强拆第一时间就是报警。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