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行政诉讼案件开庭后多久下判决书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2-03-24 08:29
人浏览

  在现实生活中,针对诉讼案件,往往符合条件的会按照规定开庭进行审理,那么你知道行政诉讼案件开庭后多久下判决书吗?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法律快车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行政诉讼案件开庭后多久下判决书

  对行政诉讼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作出第一审判决。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高级人民法院批准,高级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案件需要延长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行政案件,由审判员一人独任审理,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四十五日内审结。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应当在收到上诉状之日起三个月内作出终审判决。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高级人民法院批准,高级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需要延长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行政诉讼开庭

  二、行政诉讼有共同被告吗

  行政诉讼中共同被告有以下两种:

  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和复议机关,两个以上行政机关作出同一行政行为的。

  三、提起行政诉讼有没有限制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应当依据行政诉讼法及其司法解释法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依法行使诉权。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登记立案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十条规定,人民法院对下列起诉不予登记立案:

  (一)违法起诉或者不符合法律规定的;

  (二)涉及危害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

  (三)危害国家安全的;

  (四)破坏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

  (五)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的;

  (六)所诉事项不属于人民法院主管的。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规定,行政案件有下列情形之一,已经立案的,应当裁定驳回起诉:

  (一)不符合行政诉讼法第四十九条规定的;

  (二)超过法定起诉期限且无正当理由的;

  (三)错列被告且拒绝变更的;

  (四)未按照法律规定由法定代理人、指定代理人、代表人为诉讼行为的;

  (五)未按照法律、法规规定先向行政机关申请复议的;

  (六)重复起诉的;

  (七)撤回起诉后无正当理由再行起诉的;

  (八)行政行为对其合法权益明显不产生实际影响的;

  (九)诉讼标的已为生效裁判所羁束的;

  (十)不符合其他法定起诉条件的。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行政诉讼案件开庭后多久下判决书的相关知识,依据行政诉讼法规定,一审普通程序自立案之日起应当在6个月内审结。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