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法院听证会的一般程序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2-08-24 08:33
人浏览

  法院听证会的一般程序有书记员先查明当事人到庭情况并核实身份,宣布听证纪律后由调查取证人向当事人违法事实,证据和处罚建议进行提出,之后由听证主持人询问当事人,证人和其他人员并出示相应材料等。

法院听证会

  一、法院听证会程序

  法院听证会一般有以下程序:

  1.书记员查明听证当事人是否到庭,并核对到庭当事人的身份;

  2.书记员宣布听证纪律:

  3.书记员向听证主持人报告听证准备工作情况及听证当事人到庭情况;

  4.有调查取证人员提出当事人违法的事实、证据和处罚建议;

  5.由听证主持人询问当事人、证人和其他有关人员,并出示有关证据和材料;

  6.由当事人或其委托人进行答辩;

  7.由当事人或其委托人和调查取证人员就与本案有关的事实和法律问题进行辩论;

  8.由当事人或其委托人做出最后陈述;

  9.由主持人征询各方面最后意见;

  10.当听证记录交当事人或其委托人审核后签字或盖章;

  11.由主持人向执法机关负责人汇报听证情况,提交听证记录,执法机关应按照一般程序的规定做出处理处罚的决定。

  二、组织听证会的意义

  1.组织听证会可以给医患双方当事人提供一个充分陈述和表达的机会,使双方的权利进一步得到尊重和维护;

  2.通过医患双方当事人对医疗过程的详细陈述,更加细致还原案件原貌,弥补书面材料存在的不足,让鉴定人进一步了解案件事实和双方争议的焦点;

  3.通过鉴定人或专家就有关问题的提问和了解,进一步澄清事实;

  4.因为鉴定过程更加透明、公开,诉讼当事人普遍参与,所以经过听证程序作出的鉴定意见更加容易被司法人员和诉讼当事人所理解和接受。

  三、听证会日期可以变更吗

  听证会日期一般是可以变更的。法律快车提醒您,依据我国《行政处罚法》的相关规定,虽然该法并没有具体规定举行听证会的日期限制,也没有限制变更听证会日期;但一般情况下,如果当事人认为需要变更听证会日期的,可以向作出行政行为的机关申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四十四条

  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拟作出的行政处罚内容及事实、理由、依据,并告知当事人依法享有的陈述、申辩、要求听证等权利。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