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行政诉讼多久出判决文书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3-03-10 07:26
人浏览
导读:行政诉讼一般当庭宣判后十日内出判决文书。通常情况下适用普通程序的行政案件,当地法院会在六个月内审结完成宣判,如果是定期宣判,宣判完就会立即发判决文书。

  一、行政诉讼多久出判决文书

  使用普通程序的,法院会在6个月之内内宣判,如果是当庭宣判的,法院应当在十日内发送判决书;如果是定期宣判的,宣判后必须立即发给判决书。行政诉讼一般在6个月之内作出判决,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高级人民法院批准,高级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案件需要延长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法律快车提醒您,如果是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行政案件,由审判员一人独任审理,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四十五日内审结。

  二、行政诉讼判决类型有哪些

  行政诉讼判决类型如下:

  1.驳回原告诉讼请求。行政行为证据确凿,适用法律、法规正确,符合法定程序的,或者原告申请被告履行法定职责或者给付义务理由不成立的,人民法院判决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2.撤销判决;

  3.变更判决。行政处罚明显不当,或者其他行政行为涉及对款额的确定、认定确有错误的,人民法院可以判决变更;

  4.确认判决。

行政诉讼判决

  三、行政诉讼立案条件有哪些

  1.原告是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其中自然人应提交身份证明;法人应提交当年度经年检合格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或工商部门、编委等其他登记部门出具的法人资格证明;其他组织应提交营业执照或其核准登记部门出具的资格证明。同时,原告应确认自己的受送达人和送达详细地址、联系电话、邮政编码,并承担因送达不能而产生相应法律后果;

  2.有明确的被告。被告应是作出所诉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并提供被告明确的住所地或经常居住的详细地址和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电话、邮政编码;

  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原告应提供与争议事实有关的符合起诉条件的证据材料并填写证据清单,注明证据名称、份数、证明对象及提交时间;

  4.属于人民法院受理行政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