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行政违法行为有哪些处罚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3-05-22 08:22
人浏览
导读:行政违法行为的处罚包括警诫罚,如给予违法行为人批评、警告等;财产罚,如罚款、没收违法所得等;行为罚,如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吊销许可证、营业执照等;人身罚,如行政拘留等。

  一、行政违法行为有哪些处罚

  法律快车提醒您,行政处罚的方式主要有:

  1.警诫罚,如给予违法行为人批评、警告、通报等;

  2.财产罚,如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等;

  3.行为罚,如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吊销许可证、营业执照、暂停或取消从业资格等;

  4.人身罚,如行政拘留等。

  二、行政行为违法的分类

  对于行政违法,可以从不同角度作不同的分类。因为不同的分类有不同的意义,不同类型的行政违法适用不同的法律规则。

  1.根据违法的程度,行政违法可以分为实质性行政违法和形式性行政违法。

  前者是指不具备行政行为实质要件的行政违法,如主体不合格、内容不合法、超越职权、滥用职权等;后者则是不具备行政行为形式要件的行政违法,如行为的作出不符合法定程序、行为的表现形式不符合法律规定的要求等。

  区分实质行政违法与形式行政违法具有重要的法律意义。首先,从法律效力看,实质违法一般属无效行为,从该行为发生之时即没有法律效力,而形式违法一般属可撤销行为,它经有效补救可转化为有效行为;其次,从法律后果看,实质违法所引起的法律后果主要是承担惩罚性行政责任(如行政处罚、行政处分),而形式违法所引起的法律后果主要是承担补救性行政责任(如撤销违法)。

  2.根据违法的范围,行政违法可以分为内部行政违法与外部行政违法。

  前者是指内部行政主体的行政违法,如上级行政机关对下级行政机关的越级指挥;后者则指外部行政主体的行政违法,如公安机关非法拘留公民。

  内部行政违法与外部行政违法在救济手段上是有区别的:内部违法仅限于行政救济,不受司法审查;而外部违法不仅可借助于行政救济,还可借助于司法救济。

  3.根据违法的形式,行政违法可以分为作为行政违法与不作为行政违法。

  前者表现为积极地作出行政法律规范所禁止的行为,如税务机关违法征收税款;后者则表现为拒不作出行政法规范所要求的行为,如工商机关对企业申请营业执照不予答复。

  作为违法与不作为违法均是行政法律的规范对象。就行政诉讼而言,作为违法可以成为行政诉讼的对象,不作为违法同样可以成为行政诉讼的对象。

  三、行政违法行为的概念

  1.行政违法是指行政主体所实施的违反行政法律规范,侵害受法律保护的行政关系尚未构成犯罪的有过错的行政行为。

  2.行政违法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行政违法仅指行政主体的违法,广义的行政违法还包括行政相对人违法。我们采用狭义说。据此,行政违法是指行政主体违反行政法律规范但尚未构成犯罪而依法须承担行政责任的行为。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