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行政违法行为是指什么行为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3-07-11 00:01
人浏览
导读:行政违法行为是指违反行政法规的违法行为,对于行为主体存在重大明显违法情形、行政行为内容存在重大违法等情形是造成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和行政违法的区别在于规范不同、表现不同等。

  一、行政违法行为是指什么行为

  行政违法行为是指违反行政法规的违法行为。

  1.行为主体有重大明显违法情形,

  2.行政行为内容存在重大、明显违法,

  3.行政行为程序上存在重大明显违法或极不正当,违反最低限度的程序规定,

  4.行政行为形式上存在重大明显缺陷。

  二、民事违法和行政违法的区别有哪些

  法律快车提醒您,行政违法和民事违法的主要区别是:

  1.违反的规范不同,前者是行政法律法规,后者是民事法律法规。

  2.违法表现不同:行政违法行为触犯的是国家通过法律法规直接确定的义务,而民事违法还包括当事人约定的义务。

  3.违法结果不同:违反行政法的结果是接受行政机关的行政处罚。而违反民事法律的后果是向对方当事人承担民事责任。

  行政违法行为指得是违反行政法律法规的行为。它的表现是行政主体未按行政法律法规规定为或不为一定行为,而行政相对人违反了行政法律法规的规定。对于行政主体来说他必须按行政法律法规规定做事。而行政相对人按行政法律法规规定做事的同时还可以做法律没有规定的事并且不算违法。而民事违法行为指得是违反平等主体之间也就是民事法律法规的行为。

  三、行政案件可以撤诉的情形有哪些

  1.原告主动向法院申请撤诉。

  这种行为的时间段是指人民法院在受理案件之后,并且在作出判决之前,如果原告由于自己不想继续上诉了,或者是由于其他原因不希望法院继续作出判决的话,那么就可以向法院来申请撤诉,撤诉之后自己就不可以再次提起起诉了,那么本次案件没有经过审理到此结束,双方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等手段,私下里去完成后续的工作。

  2.原告同意,并且向法院申请撤诉。这种行为的时间段,当然也是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之后,并且在开庭后作出判决之前,如果被告想要撤诉的话,并且经过原告同意的话,他们就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撤诉,只要双方达成的共识,并且符合撤诉的条件的话,那法院就应该批准撤诉,此时案件也到此终结。原告和被告可以在私下里去解决问题,对于案件进行进一步的协商,法院就没有必要再进行管辖了。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