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法律规定可以设定哪些行政处罚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3-07-12 01:52
人浏览
导读:法律规定可以设定的行政处罚有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等。在司法实践当中,如果行政相对人实施了违反行政法规范的行为,那么行政主体就可以依法作出行政处罚。

  一、法律规定可以设定哪些行政处罚

  行政处罚是指行政主体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对违反行政法规范,尚未构成犯罪的相对人给予行政制裁的具体行政行为。

  根据《行政处罚法》第九条

  行政处罚的种类:

  1.警告;

  2.罚款;

  3.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

  4.责令停产停业;

  5.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

  6.行政拘留;

  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

  二、行政处罚的一般程序包括哪些

  行政处罚一般程序的具体步骤有:

  1.立案。立案是一般程序的开始,是一个独立的阶段。

  2.调查取证。调查取证是行政处罚程序的必须步骤。在立案后,行政处罚主体必须调查取证,根据调查取证结果决定是否处罚,如何处罚。

  3.行政处罚事先告知。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依法告知当事人拟作出行政处罚的事实、理由、依据和处罚内容,并告知当事人依法享有陈述权、申辩权及进行陈述和申辩的期限。

  4.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一般案件有行政机关负责人决定,情节复杂或者重大违法行为,应给予较重行政处罚的,行政机关的负责人应当集体讨论决定。

  5.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法律快车提醒您,处罚决定书应在宣告后当场交付被处罚人;不能当场送达的,应在7日内送达被处罚人。

  三、行政处罚需符合哪些条件

  1.主体明确。主体明确是行政处罚的首要问题,必须把好主体关口。

  2.事实清楚。违法行为人的违法事实清楚,才能依法给予行政处罚。认定“事实清楚”必须把握同时具备的三个条件:

  (1)必须符合合法有效的法律法规所确定的法定事实。

  (2)要符合行政处罚的特殊条件。

  (3)对相对人实施行政违法行为的追究,应在追究的有效时限以内。

  3.程序合法。

  (1)要符合法定的程序种类。

  (2)要符合行政处罚有关调查、听证的规定。

  (3)要符合法定的步骤。从报批、立案、调查取证到作出处罚决定和送达,步骤不能少,不能颠倒,必须做到规范化。

  (4)要符合法定方式。调查、谈话、取证、采取措施等方式应当符合法定要求。

  (5)要符合法定的形式。

  (6)要符合法定的时间要求。

  4.适法无误。行政处罚所适用的法律法规应当合法有效、确实具体和全面充分。主要把握好以下三条:

  (1)法律法规的选择必须合法有效。

  (2)法律法规的适用必须确切具体、全面充分。

  (3)使用法规的规范条款,必须防止技术性错误。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