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违反行政法律法规怎么进行处罚的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3-08-22 00:04
人浏览
导读:违反行政法律法规依法处罚。在司法实践当中,如果行政相对人违反行政法律法规的话,会受到一定的行政处罚,一般包括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等类型。

  一、违反行政法律法规怎么进行处罚的

  行政处罚是指行政主体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对违反行政法规范,尚未构成犯罪的相对人给予行政制裁的具体行政行为。

  根据《行政处罚法》第九条

  行政处罚的种类:

  1.警告;

  2.罚款;

  3.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

  4.责令停产停业;

  5.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

  6.行政拘留;

  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

  二、行政法律法规包括哪些法规

  只要是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的法规都属于行政法规。

  《立法法》第七十二条

  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规。

  行政法规可以就下列事项作出规定:

  1.为执行法律的规定需要制定行政法规的事项;

  2.宪法第八十九条规定的国务院行政管理职权的事项。

  应当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法律的事项,国务院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授权决定先制定的行政法规,经过实践检验,制定法律的条件成熟时,国务院应当及时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法律。

  三、行政法规和法律的区别

  行政法规和法律的区别如下:

  1.制定的机关不同:

  (1)法律是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

  (2)行政法规是由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的;

  (3)地方性法规是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制定的法规。

  2.效力不同:

  (1)法律的效力大于行政法规及地方法规。法律快车提醒您,限制人身自由的事项只能由法律规定;

  (2)行政法规的效力低于法律的效力,但高于地方性法规的效力;

  3.适用的对象不同:

  (1)法律适用于所有人,上至国家领导人,下至普通民众;

  (2)行政法规是为领导和管理国家各项行政工作制定的,不适用普通民众;

  (3)地方性法规只能在本辖区内实施。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