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行政诉讼如何申请撤诉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4-02-01 00:14
人浏览
导读:行政诉讼申请撤诉的方式是:原告在人民法院对行政案件宣告判决或者裁定前依法提出撤诉的申请即可,届时由人民法院裁定是否准许原告撤诉。在司法实践当中,当事人依法提起行政诉讼的时效一般为六个月。

  一、行政诉讼如何申请撤诉

  在院对行政案件宣告判决或者裁定前提出撤诉的申请即可。

  《行政诉讼法》第六十二条

  人民法院对行政案件宣告判决或者裁定前,原告申请撤诉的,或者被告改变其所作的行政行为,原告同意并申请撤诉的,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裁定。

  二、行政诉讼的诉讼时效是多久

  法律快车提醒您,行政诉讼的诉讼时效一般是六个月。

  《行政诉讼法》第四十六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因不动产提起诉讼的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二十年,其他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五年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三、在行政诉讼中哪一方承担举证责任

  1.行政诉讼实行举证责任倒置原则,由被告对作出的行政行为承担举证责任,应当提供作出该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

  2.原告可以提供证明行政行为违法的证据。原告提供的证据不成立的,不免除被告的举证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三十四条

  被告对作出的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应当提供作出该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

  被告不提供或者无正当理由逾期提供证据,视为没有相应证据。但是,被诉行政行为涉及第三人合法权益,第三人提供证据的除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三十七条

  原告可以提供证明行政行为违法的证据。原告提供的证据不成立的,不免除被告的举证责任。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