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被告能否在二审中撤销行政行为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4-05-12 13:14
人浏览
导读:被告是可以在二审中撤销行政行为的,如果是原告同意的,则是可以申请撤诉,但撤诉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裁定。一般情况下行政行为被撤销之日起失去法律效力。

  一、被告能否在二审中撤销行政行为

  在行政诉讼第二审期间,行政机关改变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原审原告因行政机关在二审期间改变被诉行政行为而达成和解合意,提出申请撤回起诉,是可以的。撤回起诉的决定,需要由人民法院依法裁量。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六十二条

  人民法院对行政案件宣告判决或者裁定前,原告申请撤诉的,或者被告改变其所作的行政行为,原告同意并申请撤诉的,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裁定。

  二、被告撤销行政行为的后果是什么?

  行政行为被撤销以后会直接影响到相对人的权利义务,产生一定的法律后果。行政行为被撤销之日起失去法律效力,撤销的效力可一直追溯到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行政决定如果被撤销,由此造成对方的实际损失应由行政主体予以赔偿;如果行政决定的撤销是因行政相对人的过错,或行政主体与相对人的共同过错所引起的,行政决定撤销,行政主体通过相应行为已给予相对人的权益均要收回,行政相对人因行政行为撤销而遭受到的损失,均由其本身负责;国家或社会公众因已撤销的行政决定所受到的损失,应由行政相对人依其过错程度予以适当赔偿,即行政机关主动依职权撤销授益性行政行为应受到相应法律限制;行政主体或其工作人员对导致行政决定撤销的本身过错则应承担内部行政法律责任;可撤销具体行政行为,必须由有权机关根据法定程序作出撤销决定,才能否定其法律效力。未依法撤销前,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行政相对人无权擅自否定其效力。

  三、被告被判决撤销行政行为的情况有哪些

  法律快车提醒您,被诉具体行政行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作出撤销判决:

  1.主要证据不足。

  2.适用法律法规错误。

  3.违反法定程序。

  4.超越职权。

  5.滥用职权。

  撤销判决即人民法院经过审查作出的否定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判决。撤销判决分为判决全部撤销、判决部分撤销及判决撤销并责成被告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三种情况。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