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行政诉讼二审可以提交新证据吗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1-06-05 10:35
人浏览

  根据法律规定,当事人在二审程序中提供新证据的,应当在二审开庭前或者开庭审理时提出;二审不需要开庭审理的,应当在人民法院指定的期限内提出。更多关于行政诉讼二审可以提交新证据吗的相关知识,接下来法律快车小编就为您来解答这个疑惑。

  一、行政诉讼二审可以提交新证据吗

  当事人在二审程序中提供新证据的,应当在二审开庭前或者开庭审理时提出;二审不需要开庭审理的,应当在人民法院指定的期限内提出。当事人举证期限届满后提供的证据不是新证据的,人民法院不予采纳。当事人经人民法院准许延期举证,但因客观原因未能在准许的期限内提供,且不审理该证据可能导致裁判明显不公的,其提供的证据可视为新证据。

行政诉讼二审可以提交新证据吗

  二、行政诉讼二审审结时限

  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应当在收到上诉状之日起三个月内作出终审判决。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高级人民法院批准,高级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需要延长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应当组成合议庭,开庭审理。经过阅卷、调查和询问当事人,对没有提出新的事实、证据或者理由,合议庭认为不需要开庭审理的,也可以不开庭审理。

  三、行政诉讼二审的处理结果有哪些

  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

  1、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法规正确的,判决或者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决、裁定;

  2、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错误或者适用法律、法规错误的,依法改判、撤销或者变更;

  3、原判决认定基本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或者查清事实后改判;

  4、原判决遗漏当事人或者违法缺席判决等严重违反法定程序的,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原审人民法院对发回重审的案件作出判决后,当事人提起上诉的,第二审人民法院不得再次发回重审。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需要改变原审判决的,应当同时对被诉行政行为作出判决。

  如果当事人不具备相应专业知识,还是建议当事人聘请律师。以上内容就是法律快车编辑为你整理的关于行政诉讼二审可以提交新证据吗的相关知识,希望在工作和学习中能够帮助到您。如果您有其他问题感到疑惑,欢迎咨询法律快车编辑。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