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行政法的基本原则有哪些内容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09-27 10:40
人浏览

  行政法作为我国现行法律中的一部,因此在适用行政法的时候,就是需要根据行政法的基本原则来进行行政案件的处理解决的,才是有效的。那么今天就跟法律快车小编一起来看看行政法的基本原则有哪些内容以及相关问题的解答是怎样的吧!

  一、行政法的基本原则有哪些内容

  根据行政法学理论,行政法基本原则可分为实体性基本原则和程序性基本原则。其中行政法的实体性原则包括:1、依法行政原则;2、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3、越权无效原则;4、信赖保护原则;5、比例原则。行政法的程序性原则包括:1、程序正当原则;2、行政公开原则;3、行政公正原则;4.行政公平原则。

  二、行政法基本原则定义

  行政法基本原则是指反映行政法本质和具体制度规则内在联系的共同性规则。基本原则的作用主要是指导行政法的制定、修改和废止,指导行政法的统一适用和解释,弥补法制漏洞。

  行政法基本原则主要有两种来源:一是国家立法性和政策性文件的规定;二是行政法学理论的阐述。法学理论对行政法基本原则的阐述注重反映人们对一般规律的认识,但是由于认识上的差异,法学著作对基本原则的表述会有所不同。国家相关文件的规定也会根据实际情况吸收理论研究的成果,因此,这两种来源会在一定程度达达到统一。

  三、行政复议案件被告的确认

  (1)复议机关维持原具体行政行为的,以作出原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为被告;

  (2)复议机关改变了原具体行政行为,复议机关就是被告。这里所说的改变,包括法律依据、事实根据和处理决定方面的任何实质性变更;

  (3)复议机关在法定期间内不作复议决定,当事人对原具体行政行为不服提起诉讼的,应当以作出原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为被告;

  (4)复议机关在法定期间内不作复议决定,当事人对复议机关不作为不服提起诉讼的,应当以复议机关为被告。

  看到这里,法律快车小编相信你也了解了相关的知识内容了,行政法在进行适用的时候,是一定要符合遵守行政法的基本原则的,才是可以的。好了以上就是行政法的基本原则有哪些内容的相关内容,如果你还有疑问,可以咨询我们的律师。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