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破坏行政协议是补偿还是赔偿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1-06-18 14:03
人浏览

  行政协议的范围是比较广的,它也是国家进行行政管理的一种方式,对于行政管理的灵活性有较大的贡献,帮助行政机关做更多实事,维护民众权益。但现实生活中,也存在破坏行政协议的行为,这当然是不可取的,我们应该坚决避免。那么,破坏行政协议是补偿还是赔偿?下面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破坏行政协议是补偿还是赔偿

  赔偿。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行政协议约定被告负有履行批准程序等义务而被告未履行,原告可要求被告赔偿,因被告原因造成协议无效或者撤销,给原告造成损失的,原告可要求赔偿。

 二、行政协议的形式要件有哪些

  行政协议的特征:

  1、必有一方主体是行政主体(行政机关或法律法规授权组织);

  2、协议目的及主要内容是完成行政管理职责任务;

  3、行政主体一方享有行政优益权,即基于公共利益需要可以依法解除合同,但应给对方必要补偿。

 三、确认行政协议无效的情况

  1、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订立合同,双方当事人应以平等主体身份,协商约定,其合同中约定的每一条款,都是双方当事人的真实意思的表示,一方以欺诈的方式,在对方当事人不明其具体情况下和受一方当事人胁迫,在无奈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不是当事人真实意思的表示,其合法权益肯定会因此而受到损害,这种合同不受法律保护,是无效的。

  2、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订立合同的双方当事人为达到损害国家、集体、第三人的利益而事先达成某种协议或默契而订立的合同,是不受法律保护的违法合同,是无效的。

  3、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合同的形式、内容、格式都是合法的,但其订立合同的目的是非法的,是以合法的形式掩盖其非法的目的,如以合法的掩盖其非法占有的目的的合同,是。

  4、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订立这种合同的当事人,其目的是为满足自己的私利,其危害性是破坏了社会经济秩序,侵害国家、集体和公众利益,以损害公众利益为目的的合同是无效合同。

  5、违反法律、行政法规中的强制性规定。

  所谓违反法律、行政法规中的强制性规定,是指违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通过的法律中的强制性规定和违反国务院颁布的行政法规中的强制性规定,不是指地方制定的行政法规中的强制性规定。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整理介绍的关于“破坏行政协议是补偿还是赔偿”等相关法律知识。综上所述,行政协议跟普通的和合同是有区别的,大家在订立行政协议的时候,务必要仔细看清楚条款,避免后期产生不必要的法律纠纷。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提供帮助。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