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行政法规定多久从申请到调解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1-05-31 16:32
人浏览

  对一些案件的处理还是要寻找正确的方法,一般是需要由相关的部门来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情况下再向法院提起诉讼,由法院来进行仲裁和处理。那么行政法规定多久从申请到调解?下面法律快车小编给大家具体介绍一下相关的知识。

  一、行政法规定多久从申请到调解

  经调解达成协议的,应当制作调解协议书。调解协议书由双方当事人签名或者盖章,经调解员签名并加盖调解组织印章后生效,对双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当事人应当履行。自劳动争议调解组织收到调解申请之日起十五日内未达成调解协议的,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仲裁。

  达成调解协议后,一方当事人在协议约定期限内不履行调解协议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仲裁。因支付拖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事项达成调解协议,用人单位在协议约定期限内不履行的,劳动者可以持调解协议书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二、发生劳动争议哪些组织可以调解

  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到下列调解组织申请调解:

  1、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

  2、依法设立的基层人民调解组织;

  3、在乡镇、街道设立的具有劳动争议调解职能的组织。

  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由职工代表和企业代表组成。职工代表由工会成员担任或者由全体职工推举产生,企业代表由企业负责人指定。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主任由工会成员或者双方推举的人员担任。

  三、劳动调解的程序是怎样的

  1、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双方均可向所在单位的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

  2、调解委员会接到当事人书面申请调解后,应当进行调查研究,查阅有关材料和凭证,听取当事人双方的意见,向当事人双方宣传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促使争议问题尽快协商解决。

  3、在查清事实,分清是非的基础上,召开调解会议进行调解。调解会议由调解委员会主任或副主任主持。争议双方当事人必须到会。必要时可邀请有关单位和个人参加调解会议协助调解。

  4、经调解未达成协议的,属仲裁委员会管理范围劳动争议案件,当事人可在调解不成之日起三十日内向企业所在省、市、县(区)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调解委员会应当将该案的全部材料、调解意见送交仲裁委员会。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关于行政法规定多久从申请到调解的相关介绍,对行政法规的处理,我们要了解一下具体的制度和政策,尤其是发生争议的话,要寻找正规的机构来进行调解。对此如果大家还有不明白的,建议可以咨询一下法律快车的律师。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