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关于印发宿州市人民政府行政复议工作规则的通知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05-13 02:58
人浏览
发布部门: 安徽省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布文号:

关于印发宿州市人民政府行政复议工作规则的通知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
《宿州市人民政府行政复议工作规则》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八年八月十一日    
宿州市人民政府行政复议工作规则
第一条 为切实履行行政复议职责,及时、合法、规范地审理行政复议案件,进一步发挥行政复议制度在解决行政争议、建设法治政府、构建和谐宿州中的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以下简称行政复议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等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 向市人民政府提出行政复议申请,市人民政府受理行政复议申请、作出行政复议决定,适用本规则。
第三条 市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具体办理行政复议事项,其职责是:
(一)履行行政复议法第三条规定的职责;
(二)履行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第三条规定的职责;
(三)行政复议案件的统计上报;
(四)定期向市人民政府提交行政复议工作状况分析报告;
(五)办理市人民政府交办的其他有关事项。
第四条 市人民政府授权市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对下列行政复议事项作出决定:
(一)行政复议申请不符合法定条件,依法不应当受理的;
(二)行政复议申请符合法定条件,但是不属于本机关管辖范围,应当告知申请人向有关行政复议机关提出的;
(三)下级行政复议机关无正当理由不予受理行政复议申请,应当责令其受理的;
(四)行政复议期间需要停止执行被申请人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的;
(五)依法应当终止行政复议的;
(六)情况复杂,不能在规定的期限内作出行政复议决定,需要延长期限的;
(七)依法应当维持被申请人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的;
(八)依法应当驳回行政复议申请的;
(九)当事人经调解达成协议,需要制作行政复议调解书的;
(十)需要向有关机关提出行政复议意见书的。
第五条 办理行政复议案件不得收取任何费用,行政复议工作所需经费由市级财政予以保障。
第六条 行政复议人员办理行政复议案件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一)严格依法办案,维护法律的尊严;
(二)尊重申请人的行政复议申请权,依法受理行政复议申请;
(三)对不属于行政复议事项的申请,耐心解释,并告知申请人通过其他渠道反映; 
(四)认真履行行政复议职责,严格遵守法定程序,提高办案效率;
(五)全面、客观地审查证据,准确适用法律、法规、规章,公正办案;
(六)在审理行政复议案件过程中,认真听取当事人的陈述和申辩;
(七)为当事人及其代理人查阅行政复议案卷等有关材料提供便利;
(八)保守国家秘密、工作秘密、当事人的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
(九)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义务。
第七条 行政复议人员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玩忽职守,工作失职;
(二)徇私舞弊,弄虚作假,违法办案;
(三)泄露案件审查秘密,包括未审结案件的个人审查意见、案件事实认定、专家咨询意见和内部讨论情况等;
(四)私下会见未审结案件的当事人及其代理人; 
(五)接受当事人的宴请、礼品、礼金,参加当事人支付费用的旅游、娱乐、健身等活动;
(六)利用职务之便直接或者间接为自己或者他人谋取不正当利益。
第八条 申请人可以书面、口头、电子邮件等形式提出行政复议申请。
申请人书面申请行政复议的,应当在行政复议申请书中载明下列事项:
(一)申请人的基本情况;
(二)被申请人名称;
(三)行政复议请求、申请行政复议的主要事实和理由;
(四)申请人的签名或盖章;
(五)申请日期。
申请人口头申请行政复议的,行政复议人员应当当场制作行政复议申请笔录,并交申请人核对后签字确认。
申请人认为被申请人不履行法定职责的,在提出行政复议申请的同时,还应当提供曾经要求被申请人履行法定职责而被申请人未履行的证明材料。
第九条 行政复议申请符合下列规定的,市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应当决定受理:
(一)有明确的申请人和符合规定的被申请人;
(二)申请人与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
(三)有具体的行政复议请求和理由;
(四)在法定申请期限内提出;
(五)属于行政复议法规定的行政复议范围;
(六)属于市人民政府的职责范围;
(七)其他行政复议机关尚未受理同一行政复议申请,人民法院尚未受理同一主体就同一事实提起的行政诉讼。
行政复议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表述不清楚的,市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应当在收到行政复议申请之日起5日内通知申请人补正,申请人无正当理由逾期不补正的,视为申请人放弃行政复议申请。
第十条 行政复议申请不符合有关规定的,市人民政府应当决定不予受理,并制作《不予受理决定书》送达申请人。
对符合规定但不属于市人民政府受理的行政复议申请,应当制作《行政复议告知书》,告知申请人向有关行政复议机关提出。
第十一条 同申请行政复议的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其他公民、法人或者组织,可以向市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申请作为第三人参加行政复议。
市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认为可能作出不利于申请人以外的利害关系人的行政复议决定时,也可以主动通知其他利害关系人作为第三人参加行政复议。利害关系人不参加行政复议的,不影响行政复议案件的审理。
第十二条 市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审理行政复议案件,应当有2名以上行政复议人员参加。
第十三条 市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认为必要时,可以实地调查核实证据;对重大、复杂的案件,申请人提出申请或市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认为必要的,可以采取听证的方式审理。
第十四条 行政复议期间涉及专门事项需要鉴定的,当事人可以自行委托鉴定机构进行鉴定,也可以申请市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委托鉴定机构进行鉴定。鉴定费用由当事人承担。
第十五条 申请人在行政复议决定作出前自愿撤回行政复议申请的,经市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同意,可以撤回。
申请人撤回行政复议申请的,不得再以同一事实和理由提出行政复议申请。但是,申请人能够证明撤回行政复议申请违背其真实意思表示的除外。
第十六条 行政复议期间有下列情形之一,影响行政复议案件审理的,市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应当决定行政复议中止:
(一)作为申请人的自然人死亡,其近亲属尚未确定是否参加行政复议的;
(二)作为申请人的自然人丧失参加行政复议的能力,尚未确定法定代理人参加行政复议的;
(三)作为申请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尚未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的;
(四)作为申请人的自然人下落不明或者被宣告失踪的;
(五)申请人、被申请人因不可抗力,不能参加行政复议的;
(六)案件涉及法律适用问题,需要有权机关作出解释或者确认的;
(七)案件审理需要以其他案件的审理结果为依据,而其他案件尚未审结的;
(八)其他需要中止行政复议的情形。
行政复议中止的原因消除后,市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应当及时恢复行政复议案件的审理。中止、恢复行政复议案件的审理,应当告知有关当事人。
第十七条 行政复议期间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行政复议终止:
(一)申请人要求撤回行政复议申请,市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准予撤回的;
(二)作为申请人的自然人死亡,没有近亲属或者其近亲属放弃行政复议权利的;
(三)作为申请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其权利义务的承受人放弃行政复议权利的;
(四)申请人与被申请人经市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准许达成和解的;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十八条 依照行政复议法第二十八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具体行政行为认定事实清楚,证据确凿,适用依据正确,程序合法,内容适当的,市人民政府应当决定维持。
第十九条依照行政复议法第二十八条第一款第(二)项规定,被申请人不履行法定职责的,市人民政府应当决定其在一定期限内履行法定职责。
第二十条 具体行政行为有行政复议法第二十八条第一款第(三)项规定情形之一的,市人民政府应当决定撤销、变更该具体行政行为或者确认该具体行政行为违法;决定撤销该具体行政行为或者确认该具体行政行为违法的,可以责令被申请人在一定期限内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
第二十一条 被申请人未依照行政复议法第二十三条的规定提出书面答复、提交当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依据和其他有关材料的,视为该具体行政行为没有证据、依据,市人民政府应当决定撤销该具体行政行为。
第二十二条 具体行政行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市人民政府可以决定变更:
(一)认定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程序合法,但是明显不当或者适用依据错误的;
(二)认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但是经市人民政府审理查明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的。
第二十三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市人民政府应当决定驳回行政复议申请:
(一)申请人认为行政机关不履行法定职责申请行政复议,受理后发现该行政机关没有相应法定职责或者在受理前已经履行法定职责的;
(二)受理行政复议申请后,发现该行政复议申请不符合行政复议法和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规定的受理条件的。
第二十四条 市人民政府依照行政复议法第二十八条的规定责令被申请人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被申请人应当在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期限内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法律、法规、规章未规定期限的,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期限为60日。
第二十五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市人民政府可以按照自愿、合法的原则进行调解:
(一)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行使法律、法规规定的自由裁量权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申请行政复议的;
(二)当事人之间的行政赔偿或者行政补偿纠纷。
当事人经调解达成协议的,市人民政府应当制作行政复议调解书。行政复议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字,即具有法律效力。
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者调解书生效前一方反悔的,市人民政府应当及时作出行政复议决定。
第二十六条 市人民政府应当在收到行政复议申请之日起60日内审理终结并依法作出相应处理。情况复杂,不能在规定期限内办结的,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期限最长不超过30日。
第二十七条市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县区人民政府及所属部门履行行政复议职责的领导和监督。
市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应当在市人民政府的领导下,按照职责权限对行政复议工作进行督促、指导。
第二十八条行政复议期间市人民政府发现被申请人或者其他下级行政机关的相关行政行为违法或者需要做好善后工作的,可以制作行政复议意见书。有关机关应当自收到行政复议意见书之日起60日内将纠正相关行政违法行为或者做好善后工作的情况通报市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
行政复议期间市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发现法律、法规、规章实施中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可以制作行政复议建议书向有关机关提出完善制度和改进行政执法的建议。
第二十九条 行政复议人员、被申请人及其工作人员违反行政复议法、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有关规定的,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法律责任。
第三十条 本规则自2008年9月1日起施行。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