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海南行政管理事项下放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04-30 10:04
人浏览

  “这是海南走在全国前列的一次成功创举。”海南省定安县委书记孙颖对海南省去年开始的大规模行政管理事项下放评价很高。

  一次性下放197项行政管理事项,当初有人曾担忧,如此大规模的权力下放,是否能真正发挥应有的效率,达到简政放权的目的?

  这些天来,先后接受记者采访的省直有关厅局和市县负责人都以肯定的语气表示,一年多的有效运行,铁一般的事实证明,海南下放行政管理事项不仅能放得下,用得好,而且还能管得住。

  放得下

  197项行政管理事项顺利下放

  省国土环资厅厅长严之尧表示,海南省部分地方基层干部对相关法律法规、业务操作流程,还不是很熟练。省直厅局由于集中了众多业务娴熟、素质过硬的干部,在这方面则具有很大的优势。所以,为市县做好相关方面的业务培训,是厅局所能提供的最好服务之一。

  省交通厅副厅长李年佑说,为保证行政管理事项下放后能顺利交接和运行,各市县交通部门选派了多位业务骨干到该厅对口业务处室进行“上挂”培训,并跟班学习下放的行政管理事项业务,切实有效提高了基层工作人员的行政审批业务能力和依法行政水平。

  据介绍,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省直各厅局、各市县通过培训班、上挂学习、发放学习资料等多种方式进行培训,达到了全员培训的效果。有力地保障了197项行政管理事项的顺利下放。

  用得好

  下放权力提高效率

  “以前修路,征地花的时间有时比建设时间还长。”李年佑认为,权力下放为海南交通业的发展带来了更多活力。他举例说,农村公路建设过去由省里统筹,资金短缺、征地拆迁困难,项目常停滞不前,而市县则“认为不是自己的事”,乐得放手不管。相关权力下放后,市县都把农村公路建设当做大事来抓,配套资金到位了,征地顺畅了,农村公路建设明显加快。

  行政管理事项下放后,各市县着力抓好政务中心软硬件设施建设,优化了办事流程,提高了办事效率。例如,将建设项目环境评价环节从原来的6个减少到3个,使审批时限缩短到原来的50%,大大提高了行政审批效率;文昌华侨中学东侧30亩廉租住房项目用地项目做到当日受理、当日审批、当日办结,创造了文昌当地的记录。

  严之尧认为,扁平化管理提高了各项工作的效率,省国土环资厅下放的21项行政管理事项,运行非常顺畅。审批土地供应是该厅下放的一个非常有 “含金量”的审批事项,截至目前,全省已有17个市县批准了231个项目的土地供应,面积877公顷,成交达40.5亿元,显示了行政审批权力下放的巨大优势。

  孙颖表示,下放行政管理事项在定安县运行虽然时间不长,但已从不同层面显示出明显成效。通过下放权力,减少了环节、简化了程序,提高了办事效率,降低了办事成本。

  管得住

  权力在手责任更大

  一次下放如此多的权力,能否管得住,是否会出现“一放就乱”问题,是大家最为关心的。

  据了解,为建立配套的审批指南、实施细则、操作流程,在省厅指导下,各市县对口局根据要求,认真制定新的审批指南、实施细则、操作流程,建立健全审批制度,严格的工作程序和岗位职责,规范办事人员和审批领导的权利与义务,从源头上防止了违规审批行为的发生。

  “权力下放,责任更大,压力更大。”孙颖表示,此次共下放行政管理事项197项,涉及到定安县承接的有153项。加强对行政管理事项权力下放运行情况的跟踪监督,目前该县已有126项制定了审批指南,122项制定了操作流程,114项制定了实施细则。其他行政管理事项的审批指南、操作流程、实施细则也正在抓紧制定之中。

  严之尧表示,通过科学划分省和市县职责,理顺省和市县的责权利关系,落实保护资源,保障发展的共同责任,市县在进行行政审批的同时,省厅进行了科学的宏观指导和及时有效的监督,形成了做好耕地保护、土地利用、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等国土环境资源工作的合力,推动建立健全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记者单憬岗 特约记者傅林 通讯员陈强林 陈涛 实习生吴维杨)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