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行政诉讼原告提交材料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1-05-05 16:29
人浏览

  由于我们国家的行政诉讼的被告认定规则比较多,我们参与行政诉讼的时候就要准备相关的证据材料,如果我们是原告,只需要准备原告的材料就可以了,那么行政诉讼原告提交材料?以下由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解答具体内容吧?

  一、行政诉讼原告提交材料

  1、起诉状正本一份,并按被告的人数提交副本另加三份;

  2、原告主体资格的证明;

  3、如需委托代理人代为诉讼,应递交委托人签名或盖章的授权委托书,授权委托书须记明委托事项和权限;受委托人为律师的,应提供律师执业证复印件及律师事务所致法院函;

  4、行政机关的处理决定书、处罚决定书、经行政复议机关复议的复议决定书、被行政处理行为的过程证据材料,及证明收到上述决定书日期的证据;

  5、在起诉被告不作为的案件中,原告应当提供其在行政程序中曾经提出申请的证据材料;

  6、在行政赔偿诉讼中,原告应对被诉具体行政行为造成损害的事实提供证据;

  7、其他应当提供的证据。

  原告或者第三人应当在开庭审理前或者本院指定日期提供证据;因正当事由申请延期提供证据的,应经本院准许。逾期提供证据的,视为放弃举证权利。

  原告或者第三人在第一审程序中无正当事由未提供证据而在第二审中提供的证据,人民法院不予采纳。

行政诉讼原告提交材料

  二、提起行政诉讼是否有期限规定

  除法律另有特别规定外,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在知道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三个月内提出。

  行政机关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未告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诉权或者起诉期限的,起诉期限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诉权或者起诉期限之日起计算,但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具体行政行为内容之日起最长不得超过2年。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知道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内容的,其起诉期限从知道或应当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内容之日起计算。对涉及不动产的具体行政行为从作出之日起超过20年,其他具体行政行为从作出之日起超过5年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三、法律咨询

  问:行政诉讼被告可以补充证据吗?

  答:如果原告或第三人故意隐瞒相关情况或证据,或者是事后才发现相关情况或证据,或者因不可抗力等原因,在行政处理过程中没有向行政机关提出相关理由或者证据,而在诉讼程序中提出,在这种情形下人民法院应当考虑准许被告补充证据。

  人民法院同时还应当判断,是否因不能归于被告的原因导致被告在作出行政行为时未能考虑相关情况,以至于被告需重新收集、提供证据才能说明并证明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如果行政机关已经审慎履行了行政程序规定的一般的调查和审查责任而未在行政处理过程中发现这种理由和证据,因而在作出行政决定时未考虑该理由或证据,那么人民法院准许行政机关补充证据就具有正当性。

  以上是法律快车小编整理的关于行政诉讼原告提交材料的内容,在社会中并不是所有的行政行为都是正确的,当行政 机关侵害我们的权利时,我们就要维权,如果还有什么不理解或者遇到什么问题,可以咨询法律快车律师,他们会给您专业的建议。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