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行政诉讼怎么起诉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1-05-16 09:21
人浏览

  我国行政诉讼的被告认定规则比较多,大家在参与行政诉讼时,需要准备好充足的证据,提前行政诉讼需要这方面的证明材料,而且需要符合规定才能提起诉讼,那么行政诉讼怎么起诉?下面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行政诉讼怎么起诉

  发起行政诉讼需先满足《行政诉讼法》规定的条件,

  1、有明确的原告。原告为被侵权的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2、有明确的被告。被告为具体的发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或相关的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3、要有清晰明了的诉讼请求和真实完整的事实依据。

  4、提起诉讼的案件应在人民法院受案范围之内或受诉人民法院管辖范围之内。

  满足以上条件后,原告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提起诉讼需要向人民法院提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对于书写起诉状有困难的当事人,可以通过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笔录记入,再出具注明日期的书面凭证,并告知当事人即可。

  法律依据

  《行政诉讼法》第二十五条:行政行为的相对人以及其他与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有权提起诉讼。有权提起诉讼的公民死亡,其近亲属可以提起诉讼。有权提起诉讼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承受其权利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提起诉讼。

  第四十九条:提起诉讼应当符合下列条件:1、原告是符合本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2、有明确的被告。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4、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第五十条: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出具注明日期的书面凭证,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行政诉讼怎么起诉

  二、行政诉讼开庭后多久判决

  1、这个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层面的规定。依据行政诉讼法规定,只是规定一审普通程序自立案之日起应当在6个月内审结。建议程序在45日内审结。二审需要在3个月内审结。

  2、法律依据:《行政诉讼法》

  第八十一条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作出第一审判决。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高级人民法院批准,高级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案件需要延长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第八十三条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行政案件,由审判员一人独任审理,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四十五日内审结。

  第八十八条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应当在收到上诉状之日起三个月内作出终审判决。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高级人民法院批准,高级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需要延长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三、行政诉讼受理时间

  1、一般诉讼时效。行政机关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未告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诉权或者起诉期限的,起诉期限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诉权或起诉期限之日起计算,但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具体行政行为内容之日起最长不得超过2年。复议决定未告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诉权或者法定起诉期限的,适用前款规定。

  2、特殊诉讼时效。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知道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内容的,其起诉期限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内容之日起计算。由于不属于起诉人自身的原因超过起诉期限的,被耽误的时间不计算在起诉期间内。因人身自由受到限制而不能提起诉讼的,被限制人身自由的时间不计算在起诉期间内。对涉及不动产的具体行政行为从作出之日起超过20年、其他具体行政行为从作出之日起超过5年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整理介绍的关于"行政诉讼怎么起诉"等相关法律知识。提起诉讼的案件应在人民法院受案范围之内或受诉人民法院管辖范围之内。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提供帮助。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