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行政二审举证期限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1-09-17 07:55
人浏览

  我们都知道,打官司主要靠证据支持,证据在诉讼中是很重要的角色。如果当事人对一审的判决裁定等不服,有新的事实或在证据要提出,可以向法院提起上诉,在二审过程中,要及时提出证据,摆出事实,接下来,关于行政二审举证期限的详细内容,就由法律快车小编为您做更进一步的解答吧!

  一、行政二审举证期限

  目前对此要求并非那么严格,可以延期举证。最高人民法院规定:在审理民事案件时,应当按照有利于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和人民法院查明事实的要求,结合法律、司法解释等规定,准确理解和把握举证期限的规定。对于当事人在举证期限届满后提交的证据以及鉴定、调查取证、证人出庭作证等申请,应当综合逾期原因、证据与案件事实的关联等因索,决定是否准许。对于另一方当事人仅以提交证据或申请超过举证期限为由,拒绝发表质证意见和配合鉴定、调查取证的,应将其意见记入笔录,其意见不影响人民法院对该证据真实性的审查以及依法委托鉴定、调查取证的效力。

  二、行政二审交费期限是多久

  上诉案件受理费由上诉人在提交上诉状时预交,没有预交则在7日内预交。

  双方当事人都提出上诉的,应当分别预交。预交上诉案件受理费的金额与一审判决书所确定的一审案件受理费(包括本诉、反诉)金额相等。

  所谓二审终审制,就是无论什么官司,最多经过两级人民法院的处理便告终结,官司不能再继续打下去。地方任何一级人民法院审判一个尚未审判过的案件,这一审判过程就叫做第一审。第一审法院作出的第一审判或裁定,并不是立即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或裁定(不允许上诉的裁定除外)。

  关于二审法院所上交的这个案件的受理费用,应该在上诉状的时候进行预交,如果没有预交的话,在七天之内进行缴纳就可以了,而且对于这个案件的话,一般是最多经过两级人民法院审理,就不能再打下去了

  三、行政诉讼二审流程是什么

  二审法院审理上诉案件,首先应当组成合议庭。合议庭应当全面审查一审法院的判决或裁定认定的事实是否清楚,适用法律是否正确,诉讼程序是否合法,审查不受上诉人在诉状中止范围和上诉内容的限制。行政诉讼的二审审理方式可以分为两种:

  (1)书面审理。二审的书面审理适用于一审裁判认定事实清楚的上诉案件。二审法院经过一审法院报送的案卷材料、上诉状、答辩状、证据材料等进行审查,认为事实清楚的,可以不再传唤当事人、证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到庭调查核实,只通过书面审理后,即可作出裁判。

  (2)开庭审理。二审法院开庭审理与一审相同。主要适用于当事人对一审法院认定的事实有争议,或认为一审法院认定事实不清楚、证据不足等情形。

  通过上文我们可以了解到行政诉讼的程序还是比较繁琐的,有很多期限限制,而且这些流程都是法定流程必须走,法定的期限必须遵守,有行政纠纷最好是协商和解,尽量避免诉讼麻烦。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带来的行政二审举证期限的全部内容。如果你还有更多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的律师,他们会为你做出专业的解答。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