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面对患者家属录音,医生不必太“矫情”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19-02-24 11:48
人浏览

  今年9月21日,患儿小涵因患手足口病,被送到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治疗,随后经历治疗、回家、重新返院治疗一系列波折。此期间,患儿父亲因对医生的做法产生质疑,要求全程参与专家会诊讨论并进行录音。(11月1日《广州日报》)

  面对录音,医生们纷纷表示压力很大,这样没法安心干活,让人害怕,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当医生……这也难怪,家属录音,一大原因显然是出于对医院、医生的不信任。医生不但是人,更是专业人才,在自尊上要比一般人更敏感一些,更何况他们的工作压力本身也不算小,而录音,不仅是对他们的专业技术、职业素养没信心,进而也殃及到他们的人品上去,遇到这种情况,谁也很难坦然,但这些医生的表示未免太过激烈,有些太“矫情”了。

  窃以为,录音其实是另一种形式的病历,它既是对病历的补充,也是对医生诊、疗过程的更详细的记录。照理,这该是医院方面的工作和责任,但由患者家属来做,是有些不伦不类,但也是无奈,在当前医患关系紧张的背景下,也实属正常,患者偷偷录音的事情也早已有之,而这次光明正大的录,似乎还是第一次。

  按说这样明着的录,起码能让医生有个准备,而偷偷的录,却是有“钓鱼”的嫌疑,后者对医生应该更不利。但说白了,明着录,主要让医生在感情上接受不了,而非利害得失的关系。医生在感情上很受伤,其实原因在于对患者或患者家属的不理解孩子生病,做父母的本就着急,可病情还反复,又变得更严重,这时候很难让人能够理性的面对问题,反而心里会出现各种想法,怀疑、不信任,接着做出“出格”的事也就难免。比如此次,小孩本来都出院了,但后来病情反又变得严重,而院方也承认自己有疏忽的地方,面对这样一种状况,孩子的父母怎能没情绪呢?医生们如果理解孩子父母的心情,应该不会太过责怪对方和感到难过,但此时不去体谅对方的心情,却只是一味的为自己叫屈,说是矫情却是并不为过的。

  总之,会出现这样的局面,相信谁也不愿意,究其原因,无非是当前医患关系紧张、互不信任、难相互理解体谅的一个缩影。但不管患者一方如何“无理”、“出格”,总体而言,医院方面的责任是多一些的,应该多挨两下板子,毕竟医院是强势的一方,面对患者的不信任,医院其实可以、也应该多做些事情。

  像患者家属明着录音这样的事,虽然值得商榷,但也不是不行,医生只要不昧着良心,禀着负责的态度给人看病,让人录录又何妨(像山西109医院,今年就开通“视频手术”,让患者家属可以观看手术过程),你越让人录,人家反而越没兴趣,想开点,天会更蓝。何况谁的工作都难免有出错的时候,偶尔的失误也是可以理解的,倒是像撰改病历、收红包这类事情让人难以接受。另外,不管当前医患关系如何的紧张,一家医院要想得到患者信任、赢得口碑,也非难事,只要院方尽可能的释放出最大的善意和真诚,医生们都恪守职责、禀着医者父母心的理念、多站在病人的角度考虑问题,让病人能安心看病,就差不然了。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