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王传涛:徐宝宝之殇的三个追问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19-03-03 17:25
人浏览

  作者:王传涛

  13日,南京“医生玩游戏致婴儿死亡”事件双方达成赔偿协议,医院承诺3个工作日内将51万赔偿到位。(11月14日《扬子晚报》)

  伴随着“事实真相”公布、惩处相关责任医生及51万赔偿协议的达成,此事可能就此告一段落。

  但51万赔款真能抚平“徐宝宝之殇”吗?整个事件背后暴露出来的制度漏洞与纠错偏差解决了吗?

  其一,“徐宝宝之死”的具体原因仍然在“躲猫猫”。徐宝宝是如何死的、医院的具体责任在哪里,真的都不重要了?这就像在解释一个醉驾者是喝了啤酒还是白酒一样,对真正的问题,仍没公布于众。

  其二,究责不能仅限于医院一方,对第一次调查结果公布时的造假、瞒报行为,责任不能不追。从“偷菜”到“写论文”再到“下围棋”,这是个复杂的过程。当地卫生部门很像以前的“躲猫猫”和“欺实马”。为何“躲猫猫”这样的事件层出不穷?因为某些人的造假、瞒报没有代价,也没有人问责。

  其三,“第三方调查团”还会应时出现吗?如果没有市委书记的批示,“第三方调查团”会有现在的成绩吗?

  “徐宝宝事件”可能就此了结,可事件的复杂过程及处理结果,却仍然留给公众无尽的遐想。51万赔偿金不可谓不多,但真正能防止“徐宝宝事件”再次发生的根本举措,却并不在于资金的多少。背后的究责问题、独立调查权问题,仍然需要制度的跟进才能完成。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