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众议:“微博问诊”引发网络热议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19-03-05 08:46
人浏览

新闻背景:日前,甘肃省卫生厅厅长刘维忠的一条微博引发网民热议。这条微博说:“甘肃省卫生厅决定把腾讯和新浪网建立微博作为中医师带徒考核内容,1000个中医师傅每人建2个微博,由3个徒弟维护,群众提的医疗问题由徒弟整理后请教师傅回答。”

  对此,有网友表示赞赏,认为可减少排队挂号时间,简单问题就可网上咨询。也有网友提出不同意见:如果医生在微博上回答患者问题,出了医疗事故该如何认定?(据《新京报》)

  改革与创新

  有人激赏这是“中医利用新媒体的一次革命”,也有人直言“是不考虑实际情况的决定”。但不论叫好还是唱衰,至少这一举动体现了政府的微博姿态,拉近了中医与普通百姓的距离。

  正如一位网友所言,与其让张悟本、马悦凌那样的“神医”满天飞,倒不如由卫生部门组织中医专家开设微博、传播保健养生知识来得靠谱。从这个角度来看,甘肃的中医“微博问诊”与北京的“官方认证”养生专家,确有异曲同工之妙。

  当然,网络内容也往往鱼龙混杂。甘肃卫生部门既然鼓起了改革创新勇气,承担起了组织主导者的责任,就应该考虑这一举措的可持续性;同时,还应该考虑监管问题,避免个别医生假借“微博问诊”推销医疗器械、药品、保健品甚至非法药品。

  至于有人担心咨询与看病的界限、乃至医疗责任的问题,正如甘肃省卫生厅厅长所言,微博问诊“不是微博看病,是健康咨询”,是通过转载和发布健康信息、回答网友提问和咨询等方式,承担健康教育和健康咨询,收集、整理、验证和推荐民间单验方,为群众提供就医指导,收集群众对医疗卫生工作的意见建议等任务。

  上工治未病。通过健康教育,害病的人少了,花钱就少了。这体现了中医哲学,也应成为政府改革创新、服务人民的重要理念。(范正伟)

  服务与承诺

  作为网络新兴工具,微博具有个体性、及时性、广泛性等特点,“微博问诊”正是利用了这种优势,“既可以实现单对单的个人健康服务,也可以实现对某一特定群体健康问题的共同服务”。

  其实,利用新技术提升形象、服务民生,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电话普及之初,热线铺天盖地;网络兴起之时,邮箱遍地开花……但遗憾的是,很多时候,新技术并没有发挥出大家期待的效果,往往热闹之后又归于沉寂。

  前车之鉴,后事之师。此次“微博问诊”,是“利用新媒体的一次革命”,还是又一个“匆匆过客”?个中关键,其实取决于新技术利用者是否真正打算有所作为。如果没有实实在在解决问题的态度,缺乏执行的可操作性,再美好的技术设计也只能沦为美丽的空谈。而且,只“画饼”不“充饥”的做法,既伤害了群众情感,更降低了相关部门的公信力。

  所以,与其说“微博问诊”是一种服务方式,不如说它是一次公开的承诺。“微博问诊”不仅是一项便民之策,也很大程度代表着相关部门的信誉度。在新媒体时代,公众监督方兴未艾,“微博问诊”以主动亮相的态度接受检验,面对挑战,应该说是一种与时俱进、值得肯定的行为。

  “微博问诊”以时下最流行的网络工具作为载体,在吸引眼球的同时,更带来了众多的围观。这一局面,制度设计者想必能够预见。因此,面对质疑和批评,相关部门应该充分听取意见,让广大围观者“把诊号脉”,通过集思广益,使“微博问诊”成为一个不断完善的机制,成为医患和谐沟通的桥梁。如此,“微博问诊”才能真正走入百姓生活,才能确实成为老百姓头痛脑热时可以信赖的顾问。 (万吉彦)

  欣喜与期待

  生病后足不出户,只需在微博上告诉医生自己的症状,就会有专业的医师为你诊断,这无疑给患者提供了极大方便。

  事实上,针对一些小毛病,口述诊疗本身就是一种合理有效的医患沟通手段,既减少了患者就医的费用,也缓解了门诊量过多的压力。而且,像这种政府组织建立起的正规微博医疗团队,在微博上对一些常规病症进行权威解答、引导,不仅契合现代人对于专业知识的渴望,还能缓解大众对网络上虚假医师的担忧与焦虑,大大改善网络医疗信息鱼龙混杂的局面,降低患者的医疗风险。

  不过,“微博问诊”也有许多不容回避的问题。目前,“网上免费问诊”正逐渐成为一些人推销医疗器械、药品、保健品甚至非法药品的幌子,使不少患者深受其害。如何保证“微博问诊”不会重蹈覆辙,相应的防范规定和制度不能缺位。

  甘肃省卫生厅厅长刘维忠表示,按照现有思路,中医咨询健康教育不可能出现医疗事故。但这并不意味着“微博问诊”在维权上不存在风险。和“网上问诊”一样,“微博问诊”也只是一种边缘的诊断方式,目前还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进行规范。

  总之,微博问诊是件好事,它给患者提供了方便,扩大了医疗服务的内涵和维度。另一方面,作为一种期待,“微博问诊”也要注意一个“度”的问题,医师提供建议需要谨慎,不要给患者以错误的导向,而政府则应该加强对微博问诊的监管和引导。 (廖水南)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