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医院医疗纠纷处理流程怎么走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08-18 23:46
人浏览
  医疗纠纷是现在社会常见的一种纠纷,因此对于医疗纠纷的处理也是有一定法律规定的,那么如果我们遇到医疗事故或者需要维权我们应该怎么做?今天法律快车小编和大家一起讨论的法律问题是医院医疗纠纷处理流程怎么走
 
  一、医疗纠纷的避免
 
  (1)医务人员要有防范差错事故的意识,要真正认识到一旦发生医疗差错事故,给患者及其家属造成的不幸和经济负担;也给自己造成心理压力;同时导致医院经济上的损失,影响医院的社会形象,甚至扰乱医院的正常工作秩序;如果处理不当,还会带来极其恶劣的后果。
 
  (2)医务人员要消除医疗纠纷与自己无关的错误观念,充分认识到防范纠纷的发生不是医务科一个部门或某一个人的事,而是全院员工共同的责任。
 
  加强责任心,提高技术水平 医务人员一定要有高度的责任感。一切为病人着想,事事考虑周全,而不能把病人当作一个简单的治疗对象。应当不断提高自身的诊疗水平和医疗质量,切实加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和训练。高度的工作责任心和良好的医疗技术是避免医疗差错事故的重要保障。
 
  严格执行规章制度,遵守法律法规 医院管理工作做到系统化、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制定各项工作规范,建立一套完善的医疗安全保证制度和有效的管理机制,从而避免医疗过失的发生。
 
  二、医院医疗纠纷处理流程怎么走
 
  (一)、医疗纠纷初起
 
  1.发生医疗纠纷的当事人(医护人员)负责写出事实经过,同时向患者或家属做好沟通、解释、解答工作。
 
  2.发生纠纷的科室主任负责组织本科医护人员对发生的医疗纠纷进行讨论总结,从中吸取教训,纠正不足,制定杜绝类似纠纷的有关制度,科主任负责书写该起纠纷的讨论意见,上报医务部,并向患者或家属作出相应的解释工作,妥善解决好医疗纠纷。若确属负有医疗责任的医疗纠纷,科内能自行解决的,也要上报医务部备案。
 
  3.经科主任及责任人解释、调解无效的医疗纠纷应及早上报医务部,同时上报有关纠纷的书面材料。
 
  (二)、院内医疗技术讨论会
 
  1.科室解释、调解无效的医疗纠纷及时上报医务部,医务部接到上报后做相应调查、了解和沟通,然后组织科主任、当事人及患者或患者家属进行调解。若不能调解,由医务部报请医院医疗安全委员会批准召开院内医疗纠纷技术讨论会。
 
  2.由医院医疗安全委员会负责,医务部集体组织实施相关医疗纠纷的技术讨论工作。
 
  3.技术讨论会主持人宣布医疗技术讨论程序和会议纪律。
 
  4.科主任、当事人必须准时出席院内医疗技术讨论会,在会上当事人应认真、负责地陈述诊疗经过,科主任应公正、科学的陈述科内讨论意见。
 
  5.专家讨论。
 
  6.书面材料需经医疗安全委员会、参加讨论的专家反复讨论、认证后,讨论结论于会议后的30日内交与患方及科主任。
 
  7.患方及我院科室责任人对医疗技术讨论结论有异议时均可以行使自己的权利,申请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或向人民法院起诉。
 
  (三)、市区级医学会组织召开的医疗事故鉴定
 
  1.发生医疗纠纷的科主任及当事人必须在一周内提交医疗事故鉴定材料,准时将材料交到医务部。由医务部提交到医学会,配合医学会组织开展鉴定工作。
 
  2.根据鉴定结论同患者协商解决。
 
  3.协商解决不成功,患者及家属可向法院提起诉讼。
 
  (四)、法院诉讼
 
  1.医务部准备相关向法庭提交的材料,由专职聘请律师准备陈述及答辩。医务部专职干事及发生纠纷科室科主任出庭。
 
  2.根据法院审判结果进行处理。
 
  3.如果医院承担相应责任,院内根据相关制度对责任人进行相应处理。
 
  4.医院制定相关整改措施,防止类似事件发生。
 
  对于医生和患者来说医疗事故都是不愿意遇到的事情,上面法律快车小编也为大家整理了一些规范的书写。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整理的医院医疗纠纷处理流程怎么走以及相关知识,希望对您有帮助。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网,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服务。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