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医疗纠纷如何处理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08-23 07:13
人浏览

  在现实生活中,有一个地方是每个人都不想去的,那就是医院。最近几年,医院出的事故也不在少数,往往这些纠纷是最难处理的。每年年法院打这样的官司都有许多。下面就让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医疗纠纷如何处理相关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一、医疗纠纷如何处理

  第七条凡发生医疗事故,当事的医务人员应立即向本医疗单位的科室负责人报告,科室负责人应立即向本医疗单位负责人报告。个体开业的医务人员应立即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呈报书面情况报告。

  第八条 医疗单位对发生的医疗事故,应立即进行调查、处理,并在事故发生后立即报告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同时抄报省卫生行政部门。企业系统的医疗单位还应及时报告其主管部门。

  第九条凡发生医疗事故造成病员死亡,临床诊断不能明确死亡原因的,均应进行尸检,尸检应在死亡后四十八小时以内,由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指定医院病理解剖技术人员进
行,有条件的应请当地法医参加。医疗单位或者病员家属拒绝进行尸检,或者拖延尸检时间超过四十八小时,以及在病员死亡四十八小时之后提出查处要求,以致影
响或无法判定死因的,由拒绝或拖延的一方负责。

  第十条医疗单位或卫生行政部门在对医疗事故调查处理结束后,应形成书面意见,交当事医务人员、病员或其家属、病员所在单位各一份,并同时报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和省卫生行政部门备案。企业系统的医疗单位还应及时报送其主管部门。

  第十一条医疗单位、病员及其家属对医疗事故的确认和处理有争议时,可提请当地或上级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鉴定,并提供如下材料:

  (一)申诉者应提供;

  1、申诉书;

  2、医疗单位的处理结论和技术鉴定书;

  3、如死亡,应提供尸体解剖材料。

  (二)医疗单位应提供:

  1、调查报告或当地鉴定委员会鉴定材料;

  2、原始医疗病历、档案;

  3、尸检报告。

  二、院方工作人员素质要求

  1、对患者要诚恳、真挚、耐心、体贴同情、关心爱护。

  2、心态要摆正,要急患者所急,想患者所想,帮患者所需,使患者感到你和他(她)是一条心为事公正,你是站在患者位置上替他们说话,是真心替他们办事的是认真的。对你产生好感,放心信任你。消除对立面和对立情绪,事情就好解决了。

  3、要有良好的个人素质,要有协调能力,语言组织能力,要有自信、自尊、自重、鲜明的个性。

  4、协调过程中要有礼、有理、有据、有进有退、有争有让、礼让三先,不能谓过,先礼后兵。

  5、逻辑思维敏捷,语言表达精湛透彻,通俗易懂,表浅义该,入情入理,能言善辩。

  6、专业知识造诣深厚,讲解入木三分,专家论证明显突出,击中置疑,使你在患者面前即显得文文斯雅,又不失专家学者风范,使对方敬佩你的学识,又感到人文关怀的温暖,患者对你的解释无懈可击,在情在理,信服你,敬重你,哲服你,加强了你说服他们的力度。

  三医疗事故的分类

  第五条 医务人员因违反规章制度、诊疗护理常规,有下列情形之一,并导致本细则第二条规定后果的为责任事故:

  (一)对急诊病员互相推诿、贻误、丧失抢救时机的;

  (二)擅离职守、贻误诊治和抢救时机的;

  (三)在诊疗中经治医生无能力处理,又不请示上级医生或不执行上级医生正确指导的,被请示的上级医生不及时处理的;

  (四)违反手术规定,术前不认真准备,术中不按操作规程进行,以致误伤重要器官或开错手术部位,或将纱布、器械等物品遗留在体内的;

  (五)在手术过程中,违反操作规程,麻醉发生过失的;

  (六)在护理工作中,由于违反规定和操作规程,交接不清,查对不严或护理不当的;

  (七)在助产工作中,不认真观察产程进展,违反技术操作规程的;

  (八)在各种辅助检查工作中,由于不负责任而发生错误,直接影响及时正确诊断和治疗的;

  (九)不执行消毒、隔离规定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造成严重交叉感染的。

  第六条 医务人员在诊疗和护理工作中,确因业务技术水平所限,发生诊断、治疗、护理等方面的事故,造成本细则第二条规定后果的技术事故。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医疗纠纷如何处理的全部内容。医疗事故的发生,首先院方第一件事情要安抚好被害方家属情绪,然后冷静解决。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的相关律师,他们会为你做出专业的解答。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