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医疗纠纷调解的方法有哪些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09-15 23:21
人浏览

  发生医疗纠纷之后,需要有解决的办法,首先就是先调解,而调解的方法是有很多种的,比如当事人与医院协商,或是找卫生行政部门介入。因此,想必大家想知道关于医疗纠纷调解的方法有哪些?医疗纠纷调解必须具备的条件有哪些?医疗纠纷调解无效怎么办?接下来由法律快车小编详细为您介绍!

  一、医疗纠纷调解的方法有哪些

  1、患者与医院协商解决

  发生医疗纠纷后,医患双方进行沟通,双方达成共识后,签订调解协议书,以此种方式解决医疗纠纷,通常称之为“私了”。由于医患双方医疗纠纷本质上是平等的医患主体双方的民事争议,依据民法自治原则,医患双方可以通过协商来解决。需要注意的是,和解必须建立在双方当事人完全自愿的基础之上,任何一方或第三方均不得强迫另一方接受协商解决方式,同时,和解必须坚持合法性原则,即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损害国家、集体或他人的合法权益,否则达成的协议将归于无效。

  2、卫生行政部门调解解决

  我国卫生行政部门是政府的一级职能部门,其职责主要是贯彻实施政府的卫生方针政策,保障人民的健康,因此卫生行政部门参与处理解决医疗纠纷是由其职责所决定的,当医疗机构和患者单独协商不能达成协议时,可以由当地卫生行政部门调解协商解决。

  3、民事诉讼方式解决

  当卫生行政部门也不能成功调解时,医疗纠纷可以通过司法途径来解决,即发生民事诉讼。一般来说,人民法院在审理医疗纠纷前,都要劝双方进行调解,并以法官身份提供第三者的帮助,称之为司法调解。

  二、医疗纠纷调解必须具备的条件有哪些

  进行医疗纠纷调解,拟定和拿出调解方案,通常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患方受到了多大的损害应当明确。包括:

  (1)法律上的患方受损害后果。如医疗费、伤残等级、护理费、后续治疗费、残疾用具费等;

  (2)依据各相关法律能够获赔的数额。如伤残和死亡赔偿金、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精神损害抚慰金等。

  2、医疗行为有多大的过错应当明确。包括:

  (1)医疗机构在诊、疗、管、护各环节是否存在过错;

  (2)患者的损害是否疾病(或者入院前的损害)发展的必然结果,患者原有疾病(或者损害)是否不可避免地出现现有后果;

  (3)医疗过错对现有损害后果有多大的参与度。

  3、对前两项双方认可或者有说服力的鉴定结论。除了医患双方直接认可前述两项条件之外,通常需要权威、合法的鉴定结论。现有比较公正的鉴定形式为司法鉴定。

  三、医疗纠纷调解无效怎么办

  按照《医疗事故处理办法》,医疗纠纷的处理应首先由发生纠纷的医患双方遵照事实求是的原则协商处理。只有在协商无法进行发生争议时,才提请当地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进行鉴定。卫生行政部门也可在鉴定前与后对医患双方进行调解,调解必须建立在医患双方自愿的基础上,对于鉴定结论,医患双方任何一方对鉴定结论有异议,又调解无效的,可提请上一级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进行。构成事故的,患方可凭鉴定结论向人民法院提起。

  以上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医疗纠纷调解的方法有哪些相关法律知识,由此可知,医疗纠纷调解的方法包括了患者与医院协商解决、卫生行政部门调解、民事诉讼方式三种。如有其它疑问,欢迎向法律快车发布法律咨询。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