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医疗纠纷法院诉讼程序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1-08-25 11:45
人浏览

  在这个社会里,总会出现大大小小的一些纠纷,不管是什么方面的。而在医疗方面,医生和患者同样也会因为各种问题导致问题的出现,那么今天法律快车小编也要跟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医疗纠纷法院诉讼程序,这样我们遇到类似情况也知道应该怎么做。

  一、医疗纠纷法院诉讼程序

  1、发生医疗纠纷

  2、向医疗机构投诉

  3、复印封存病历

  4、向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处理

  5、医疗事故鉴定(不服)申请再次鉴定

  6、卫生行政区部门作出处理决定(不服)行政复议

  7、、诉讼处理流程

  8、发生医疗纠纷—向医疗机构投诉—复印封存病历

  9、提起诉讼

  10、第一次开庭。

  二、医疗纠纷起诉时间是多久

  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在法定期限内不行使权利即丧失请求人民法院对自己权益予以保护的权利。法律对于诉讼时效的规定属于强制性规定。原告向法院提起诉讼必须在法律规定的诉讼时效内。否则,原告的胜诉权将消灭。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2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下列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一年:

  1、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

  2、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

  2、延付或拒付租金的;

  4、寄存财物被丢失或损毁的

  三、医疗纠纷可以直接起诉吗

  当事人有权选择任何一种途径解决事故争议。医疗事故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愿意,决定选择行政处理程序,由卫生行政部门通过调解手段解决争议;也可以直接选择司法程序,提起民事诉讼,由人民法院解决争议。

  但是,当事人不能同时选择两种途径解决医疗事故争议。医疗事故争议发生后,当事人不能同时选择行政程序和司法程序解决争议问题。只能选择一个途径解决双方争议的问题。如果当事人选择了行政程序,行政程序并不否定当事人仍有继续选择司法程序的可能。

  已经进入民事诉讼程序的,则不能进行行政处理。通过司法程序,是解决医疗事故争议的最终途径,是民事救济的最终手段。对于人民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书,当事人都必须履行。

  当我们生活中有出现纠纷的话,首先应该做的就是双方可以先沟通,如果可以协商好那么就最好了。那如果没办法协商的话,可以通过相对应法律手段去解决,就像法律快车小编上面说的医疗纠纷法院诉讼程序,这都是非常实用的,有时间可以多看看。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