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女婴病死 家长医院说法不一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19-02-28 14:08
人浏览

家长:抢救中点滴改静脉推注后不久孩子身亡,病历曾遭涂改 院方:急救过程没有任何问题

报记者报道 6月21日夜,一岁半的赵蕊被病魔夺去幼小的生命。目前,医患双方尚未就孩子死因达成一致。

  由于孩子是在点滴药物“多巴胺”被护士改为静脉推注后不久死亡,孩子的病历又遭涂改,家属坚持认为赵蕊的死因是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医院救治不当造成。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医院内科主任称,急救过程没有任何问题,经北京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化验认定,孩子死于EV71病毒。

  ■女婴送入医院当天夜晚死亡

  6月21日中午,当赵蕊被父母送到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医院的时候,医生就已发现孩子的病情比较严重了。据赵蕊的父亲赵大龙回忆,6月以来赵蕊身体一直不是很好,时常发烧,到6月21日早晨发现孩子头上开始不停出汗,于是带上孩子来到医院。从赵蕊病历上看到,孩子下午2点左右开始就诊,而到下午4点的时候,赵蕊就被下了病危通知书,上面写着孩子有可能出现呼吸、心跳骤停和脏器衰竭。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医院内科的王主任称,孩子手、足、肛门周围并没有典型的疱疹,但医院提取了她的化验样本,送北京疾控中心去做EV71的病毒检测。

  王主任称,第二天下午3点50分,市疾控中心确认赵蕊感染了EV71病毒。而此时一岁半的赵蕊已经躺在了太平间里,6月21日夜11点左右,赵蕊死于急性呼吸衰竭,死亡证明书上填写的病症是,严重浓毒症、浓毒性休克,以及病毒性脑炎、心肌炎和胆囊炎。

  ■孩子死因

  成医患争议焦点

  对于赵蕊的真实死亡的原因,父亲赵大龙认为另有隐情。赵大龙说,6月21日夜里10点左右,赵蕊正在扎点滴,因一瓶多巴胺点滴器械出现问题,药水总是不滴。护士便将点滴用药物使用注射器吸出来后直接静脉推注进孩子体内。几分钟之后,赵蕊便开始痛苦地哭喊、翻滚,当医生前来抢救时,赵蕊已经面色发紫,鼻孔出血,抢救时间不长,赵蕊就死亡了。赵大龙坚持认为,将点滴药物改为静脉注射是导致孩子死亡的直接原因。

  另一个让赵大龙坚持认为医院有责任的原因是,赵蕊死后他拿到的孩子病历遭到过涂改。在赵蕊病历的其中一页,医生开出的点滴药物的第六项被蓝色圆珠笔全部涂抹掉了,随后又在涂抹下方添加了另两种药,其中一种就是最后由点滴改为注射的多巴胺。

  对于赵大龙的怀疑,医院方面表示,他们的急救过程没有任何问题。内科王主任表示,医院方面已经确认,涂改病历的行为不应该出现,但是涂改的内容只是上面两项写重复了的药。记者注意到,在这张被涂改的病历上,多巴胺的用量被规定为7毫克,点滴量为每小时5毫升,而配合多巴胺的生理盐水则是100毫升。北京急救中心一位长年从事临床急救的专家表示,多巴胺属于升压药,临床应用很谨慎,静脉推注会使病人感到很痛苦,但是从赵蕊的情况来看,多巴胺药物浓度很低,直接静脉推注应该也不会直接造成死亡。

  由于对于赵蕊的死亡,家属与医院始终无法达成一致,所以赵大龙等人已经联系律师准备走法律途径解决此事。截至记者发稿,赵蕊已在太平间里躺了4天,家属们已开始联系相关部门为孩子做尸检,随后再考虑如何了结与医院的纠纷。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