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男子诊所买药服用后身亡起因系护士私卖处方药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19-02-28 14:42
人浏览

海峡导报8月21日讯(本网记者 廖凌云/文 张向阳/图)一名没有获得医师资格证的护士,竟然私自把处方药卖给病人徐某建,而徐某建在连续服用两天之后却蹊跷身亡,药监局目前已就此事展开调查。

事发:病人服药之后蹊跷身亡

死者徐某建今年41岁,是安溪人,做茶叶生意,一家人已经在厦门居住5年了,儿子小伟 (化名)才14岁,开学就要升初三。小伟说,爸爸本来打算21日带他回家看望年迈病重的奶奶,没想到现在却白发人送黑发人。

据小伟回忆,18日中午,徐某建带着他开车出去提货,行至江头蔬菜批发市场附近某诊所时,徐某建停下车进去买了一盒“齐迈星阿奇霉素分散片”。买完药后,徐某建就载着他回了家,当天服用了2片药。不料,19日下午,徐某建就感觉到有点不舒服,晚上6点多的时候,徐某建饭后又服用了2片药,一小时后徐某建感觉恶心、胃部不适,已经不能自己开车,便出门打的去诊所,小伟见状,也随父亲一起出门。到诊所后,值班医生杨某为其诊断,认为他药物过敏,告诉他必须立刻停止服用阿奇霉素,并为其开了奥美拉唑、维生素B6和丽珠得乐胶囊,用以缓解药物引起的胃部不适。在药店门口,小伟给徐某建买了一瓶矿泉水,徐某建当即就吃了药,之后就和小伟一同返家。

回到家后,徐某建仍感觉不适,于是回房休息,晚上9时许,徐某建还与一位马来西亚的客户通了电话。但等到9点半时,徐某建的妻子发现徐某建已经不省人事,便立即拨打120,120医务人员赶到后,经过近2个小时的紧急抢救但依然没能挽回徐某建的生命。

昨日中午,记者来到该诊所时,小小的诊所里里外外挤满了人,徐某建的亲属几十个人聚集在诊所,希望诊所给个说法。徐某建的哥哥告诉记者:“第一次,我弟弟来,诊所没有医生对他进行诊断,护士就直接把处方药卖给他;第二次,我弟弟来的时候,药物不良反应已经很明显了,医生却简单地开了一些胃药就把我弟弟打发走了。”

探因:护士私卖处方药给病人

记者见到第一次售药给徐某建的护士小珍 (化名)时,她已经被吓哭,待在诊所的二楼不敢下来。小珍告诉记者,自己28岁,已经在该诊所工作了十几年,拥有护士执业证,但无医师资格证。而被问及当时为什么会售给病人处方药,小珍说,当时医生不在,徐某建称患有尿道炎,要买消炎药,自己向其介绍了几种普通的消炎药,徐某建都不要,最后指定要“齐迈星阿奇霉素分散片”,自己才会拿给他。

据悉,“齐迈星阿奇霉素分散片”是处方药,用以治疗急性咽炎、鼻窦炎、肺炎、尿道炎和宫颈炎等,但服药后可出现腹痛、腹泻、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根据我国《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规定,所谓处方药,是指有处方权的医生所开具出来的处方,并由此从医院药房购买的药物。这种药通常都具有一定的毒性及其他潜在的影响,用药方法和时间都有特殊要求,必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19日晚上,徐某建第二次进诊所时,值班医生杨某诊断其为药物过敏引起的胃部不适,为其开了治疗药物。诊所一陈姓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如果当时徐某建情况严重,他们肯定会劝其去医院,但是当时徐某建生命体征平稳,看起来和常人无异,所以并没有多想,现在出了这样的事情,诊所受了很大影响,“我们已经提请相关部门来调查,如果确实是我们的责任,我们一定会承担,但若不是我们的责任,希望能还我们一个清白”。

追踪:药监局将检查药品质量

昨日中午,厦门市药监局稽查处的四名工作人员到达诊所,对死者所服用的4种药品进行检查。其中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和药店不同的是,诊所必须经医师进行诊断后根据处方开药,该诊所18日未经诊疗就向徐某建出售处方药是违法行为,根据规定,已经当场对诊所发出了责令整改通知书,并会将相关情况通报给有关部门。据介绍,目前药监局正对死者购买的药品进行批号确定,将调查药品的进货渠道是否正规,并将对该诊所库存的药品进行质量抽检。同时,通知该诊所,在检测结果未出来前暂时停止销售死者生前服用过的4种药品。

药监局将检查药品质量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