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鹤城“医闹”怎一个闹字了得?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19-02-24 14:08
人浏览

  东北网齐齐哈尔12月21日讯 在人员嘈杂的各大医院门诊大厅,为黑诊所拉患者的“医托”尚未绝迹,更为恶劣的职业“医闹”悄然登场。记者见识到传说中的“医闹”,是在半个月前某医院妇产分院的门诊大厅。一大早,10多个貌似患者家属的人,强行闯入大厅,在正中央摆上两个花圈,左右两侧白底黑字的巨型条幅触目惊心:“杀人医院”、“还我孩子”……伴随着哭声、喊叫声,原本秩序井然的大厅,霎时变成恐怖灵堂。这样的局面,让很多前来就诊的患者望而却步,医院的声誉和效益遭受损害。

  据医院及知情人透露,在这些“患者家属”中,有几个熟悉的面孔,他们多次出现在几家医院的纠纷现场。这群人,每天混迹于各大医院,出现医疗纠纷的患者及家属立刻成为他们的“猎物”和“商机”,甚至住院治疗的普通患者都会在病房的门缝里收到“代理各类医疗纠纷,将采取特殊而有效的手段,向医院为您或您的亲人索回赔偿”的小纸片。职业“医闹”团队的出现,严重扰乱了医院的正常医疗秩序,激化医患关系,很多聚众过激行为,直接威胁社会的和谐稳定。

“医闹”凶猛 殃及医患

  “医闹”之害,到底让各家医院陷入怎样的无奈?记者针对此类现象深入到市第一医院、中医医院、五官医院、一厂医院等各大医院调查,深刻感受到了随着“医闹”滋事的日益嚣张,医护人员的心里压力越来越大。本文开头中提到的“医闹”在一楼门诊设灵堂的同时,该院带头人、我市著名妇产科专家,正在谩骂、嘶喊中坚持给患者做手术。试想,这样的氛围中,手术台前的这位专家是怎样平复自己的心情投入工作的?

  今年10月,五官医院成功的采用气管异物探测手术,从一个11个月大的婴儿气管中取出异物,保住了孩子的生命。当时高高兴兴千恩万谢的孩子父母,转眼在“高人”指点下,返回医院索赔,原因竟然是“未见异物”。大厅打条幅、到院长办公室、有关科室乱砸、乱喊,挑明了“给钱就走人”,医院的正常医疗秩序被严重破坏。最为蹊跷的是,闹事的人群中看不到孩子的父母,闹事者全都自称孩子亲属。更为令人气愤的是,患者本人已经在调节意见书上签字,纠纷解决的情况下,还有自称“亲属”的人在闹。院长被限制人身自由长达10几小时。

  在职业“医闹”的操纵下,近3年来,恶意纠纷事件越演越烈。长久以来,“医闹”群体仗着法难责众,越来越嚣张。从最初的十几数十人,到现在动辄上百人;从围堵医院破坏就医环境,到围攻医生实施人身伤害。追随者只是像打工一样,出一天工挣一天钱。相对“医闹”的嚣张,医院方则大多显出“秀才遇到兵”的无奈。成心“闹事”的患者家属,以及职业“医闹”,抓住医院耗不起的软肋,不管有理无理,蛮横地拒绝鉴定、拒绝调解、聚众示威,甚至口出恶言、舞刀弄棒。“医闹”惯用造势手段:停尸医院、高举条幅、聚众哭闹。其吵吵嚷嚷的声势、哭哭啼啼的场面,已经是无言的广告。加之不断向路人散播医院治死人的“恶迹”,难免有不明真相的群众被误导,给医院造成恶劣影响。为了恢复正常的医疗秩序,为了医院的声誉,一次次的讨价还价后,做出赔偿和退让,息事宁人。一次次退让,让医院的软弱口耳相传,无疑会纵容现有“医闹”,“培养”潜在“医闹”。“医闹”的存在,让医院时时自危。医生在救治病人时所天然承担的风险,此时却显得那么沉重。这促使医生们在治病救人时更加谨慎、更加认真细致外,也让他们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如此一来,面对高风险的治疗对象,医生们还能那么气定神闲吗?面对那些曾经闹医的人群,以治病救人为天职的医生,内心又该充满怎样的纠结?“每次恶性纠纷对于医院真是一场磨难。”备受“医闹”纠缠的一位医院院长面对记者倾诉苦衷。几次经历“医闹”骚扰和恶性医疗纠纷的某妇产医院,每当事件过后,医护人员很长时间都沉浸在心有余悸和尊严受损中难以自拔。每天上班工作如履薄冰,70%到80%的医护人员表示,坚决不让子女未来从医。焦躁、紧张、灰心、压抑这样不良的心理状态,侵袭着很多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医闹”的煽风点火,致使医患之间的信任度下降,受害的不仅仅是医院本身,患者也成为间接的受害者。很多患者抱怨的“小病大查”,治疗过程中检查过度的现象,也是医生应对可能出现的医疗纠纷的无奈之举。这种医生的自我保护行为,无疑增加了患者的看病费用。在紧急抢救中,采用保守方法、而不敢采用带有一定风险的积极有效的抢救方案,也是医生们自我保护的被动做法,其实其中的受害者只能是患者。

  记者在采访时,一线医务人员忧心忡忡的向记者反映,医患纠纷这一从医院存在开始就无法避免的现象,近几年来,不断加剧和升级,除了患者及家属维权意识的增强,更主要的原因还是职业“医闹”煽风点火、推波助澜的结果。“医闹”,就像是一种社会病症,是社会机体问题的一种爆发、一种预警,如果不及时“医治”,恐怕会让“病情”不断加重。

患者“认闹不认告”“医闹”偷着笑

  是什么给“医闹”提供滋长的温床?是什么让“医闹”在短短几年就迅速形成“职业”,且呈“欣欣向荣”之势?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当出现医疗纠纷时,医院一般不希望扩大负面影响,患者家属则希望有一个强势群体对医院施压,尽快解决问题。而患者方面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现象是认为自己“没有医学背景、没有资金背景,小老百姓跟大医院打官司怎么会赢?”“大道理,听不懂,鉴定专家都是你们的人,我们不鉴定。”“打官司一打就是几年,我们耗不起,也付不起高额的律师费。”《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明确了目前医疗纠纷的解决一般有三种正当途径:协商、医疗鉴定和司法诉讼。但由于医疗鉴定和司法诉讼程序比较复杂,耗时较长。按照规定,一个正常的医疗鉴定要在45个工作日内完成。多数家属不愿意走这种正常程序,而选择粗暴、见效快的非正常途径,“职业医闹”就抓住双方的这种心理,介入到本来很小的一件纠纷中,将事态扩大,怂恿家属使用极端或暴力手段向医院施压。可见,正当途径的复杂程序成为目前“医闹”市场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

  更重要的原因是更多患者极其家属对医疗鉴定机构的不信任。“医闹”事件中,患者方往往被归为弱势一方,闹事者也往往强调自己的弱势地位,无论是“我们不懂医,鉴定了也听不懂那些医学术语”,还是“鉴定有个屁用,还不是医医相护”,都成为“医闹”们破坏社会秩序的借口。弱势一词,成为了“医闹”的护身符,法律的约束似乎也无能为力。一闹准有甜头,“医闹”们的屡屡得手,对患者及家属造成了一种误导,就是“闹比告好”。靠闹来解决问题,几乎成了无理要求的杀手锏。[page]

  如今医患关系的紧张状况,也促成职业“医闹”乘虚而入。百姓在看病前就带着对医生的“恨”,因为仍有百姓认为“看病贵”是中国医生的“医德下降造成的”,面对难以承受的高额医疗费用,任何微小的态度问题或治疗结果的不满意,都可能成为医疗纠纷的导火索,甚至引发成恶性纠纷。“医闹”的参与,无疑会使医患关系雪上加霜。

  医者不是神,不具备起死回生的法术,医生只能借助于自已所学,最大程度地减少患者的病痛,最大限度地改善患者的病理过程和生存质量,手术本身就具有医疗风险性,尤其是一些目前医学水平还不能治愈的疾病,医生也无能为力。其中有患方的无奈,更有医者的悲哀。

主动出击铲除“医闹”毒瘤

  刹住“医闹风”即呼唤法治,还必须建立和完善医疗安全保险机制,建立应急机制,明确各相关部门的职责。全国人大代表、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院长曹书杰在年初的全国人代会上呼吁:“医闹”问题已经发展到相当普遍的程度,建议国家尽快出台相应法规,为医疗场所维持正常工作秩序提供保障。“医闹”问题是目前医护人员最头痛的问题之一。出了医疗纠纷之后,患者若和医院达不成和解协议,往往采取比较极端的表达方式,造成一些医护人员对于存在风险的治疗方式只能选择放弃。曹书杰说,初步统计显示,国内70%的医院出现过围攻医护人员、医院内设灵堂等“医闹”现象。不可否认,“医闹”产生的原因中有医护人员医德方面的问题,但更多的是医患之间不信任、医患关系不和谐造成的。扰乱公共场所秩序有治安方面的处罚措施,医疗场所也属于公共场所,其正常工作、服务秩序应得到保障。

  我市各医疗部门,面对医患关系问题变被动的“堵”为主动的“防”。首先是在便民服务上下功夫,全市所有二级以上医院设立免费处方门诊,在三级医疗机构和部分二级医疗机构开设卫生服务咨询热线,所有医疗单位,对持有老年证的患者实行免收挂号费,在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普遍设置了便民坐椅、导医员、问事处、投诉室,免费提供开水、轮椅、担架等。要求二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医疗卫生服务“大篷车”进农村、进社区、进工厂等系列活动。

  为了有力打击“医闹”,维护正常的诊疗秩序,更好地服务于患者,让百姓安全诊疗,放心治病,第一医院精神五官分院从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上下功夫,他们通过各种途径,提高医护人员的医技水平,改善服务质量,倡导“让技术精深、医学人文成为我院特有的名片,让爱心与温暖无处不在”,“医患沟通伴随患者诊疗全过程”。同时,强化医护人员的法律意识,增强维权,用法律维护患者权益的同时保护自己。

  在严把药品进入关、用药关、检查关、治疗关、收费关的前提下,一年以来,市卫生局采取上下联动、相关单位互检等方式,对卫生系统的行风工作进行了多次暗访,共进行了3次集中督导检查,随机抽查8次。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采取了不同形式进行反馈。针对个别人、个别单位的个性问题下发了通报,要求被检单位认真对待,并严肃处理。

  市中医医院在门诊大厅“行风专栏”里,将每月的行风工作以快讯形式张贴到“专栏”,让患者公开透明了解行风工作的进展情况。问卷调查,电话、短信回访等均做出详细数据统计,不定期召开患者座谈会,把患者请进来,根据病人反馈的情况,认真查找医疗和服务方面的不足及医患关系存在的不良因素,使得医患关系进一步融洽,医院的形象也得到了提升。这个医院还实行了出院病人回访制度。该医院客户服务中心开展了重点客户全程陪诊服务,做到提前预约、全程导引、疾病诊断反馈、高间病人慰问、代表院级领导赠送慰问礼品、帮助病人订餐、免费邮寄报告单、发送节日祝福短信等,并设立客户服务中心服务窗口,为出院病人办理优惠券。对住院病人实行责任制管理,采取面对面交流措施。将医院所有住院病区进行分组管理,由客服中心成员分组负责,设定病区专管员。每天深入病房了解全院住院病人的医疗与服务需求动态。

  一厂医院倡导廉洁行医,树医务人员形象。几年来,医院在职工中倡导拒收红包,树医务人员形象活动,提倡职工对难以拒收的红包,在术后或出院前将红包由科室交到医院廉政账户,医院廉政账户将患者送的红包转交住院费,今年(1-11月份)共有205人次,将5.17万元为患者转交了住院押金。各医院在实践中认识到,真正做到捍卫自己,让医院健康发展,加强行风建设,提高医务人员医德及业务水平,是解决问题的积极做法。

记者感言

  “医闹”行为,掺杂着太多过分的利益诉求。不少“医闹”者目的就是以“闹”谋钱,一口咬定“赔钱就走人”,这已明显是在挑战法律界限了。“医闹”事件中,患者方往往被归为弱势一方,闹事者也往往强调自己的弱势地位,弱势一词,成为“医闹”者的护身符,法律的约束似乎也无能为力,使“医闹”日益猖獗。从长远来看,经济赔偿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医闹”成风扰乱社会秩序……种种社会负面影响,像滚雪球一样积累,一遇导火索就大面积燃烧起来。

  制止“医闹”蔓延,必须采取强有力手段。应严格执行国家公安部和卫生部《关于加强医疗机构治安管理维护正常医疗秩序的通告》精神,遏制不良势头的发展。为此,我市相关部门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在这方面,昆明、成都等城市已经开始重拳出击。我们也同样期待,在政府和全社会的配合下,根治“医闹”现象,营造良好的医疗秩序,还医院一片宁静的天空。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