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怎么做医疗鉴定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1-05-19 14:19
人浏览

  当今时代,医疗水平在不断的进步,现在医疗技术是远胜于以前的,可还是会有医学无法解决的问题,有的时候很无奈,而患者对医院的认知,跟实际的情况可能不同,这也是医患关系产生的一个原因,如果发生医疗事故,需要进行医疗鉴定,那么怎么做医疗鉴定?下面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怎么做医疗鉴定

  1、医疗事故鉴定程序

  鉴定由专家鉴定组组长主持,并按照以下程序进行:

  (1)双方当事人在规定的时间内分别陈述意见和理由。陈述顺序先患方,后医疗机构;

  (2)专家鉴定组成员根据需要可以提问,当事人应当如实回答。必要时,可以对患者进行现场医学检查;

  (3)双方当事人退场;

  (4)专家鉴定组对双方当事人提供的书面材料、陈述及答辩等进行讨论;

  (5)经合议,根据半数以上专家鉴定组成员的1致意见形成鉴定结论。专家鉴定组成员在鉴定结论上签名。专家鉴定组成员对鉴定结论的不同意见,应当予以注明。

  2、鉴定所需材料

  (1)住院患者的病程记录、死亡病例讨论记录、疑难病例讨论记录、会诊意见、上级医师查房记录等病历资料原件;

  (2)住院患者的住院志、体温单、医嘱单、化验单(检验报告)、医学影像检查资料、特殊检查同意书、手术同意书、手术及麻醉记录单、病理资料、护理记录等病历资料原件;

  (3)抢救急危患者,1定要在规定时间内补记的病历资料原件;

  (4)封存保留的输液、注射用物品和血液、药物等实物,或者依法具有检验资格的检验机构对这些物品、实物作出的检验报告;

  (5)与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有关的其他材料。

  法律依据:《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暂行办法全文》 第33条

  鉴定由专家鉴定组组长主持,并按照以下程序进行:

  (1)双方当事人在规定的时间内分别陈述意见和理由。陈述顺序先患方,后医疗机构;

  (2)专家鉴定组成员根据需要可以提问,当事人应当如实回答。必要时,可以对患者进行现场医学检查;

  (3)双方当事人退场;

  (4)专家鉴定组对双方当事人提供的书面材料、陈述及答辩等进行讨论;

  (5)经合议,根据半数以上专家鉴定组成员的1致意见形成鉴定结论。专家鉴定组成员在鉴定结论上签名。专家鉴定组成员对鉴定结论的不同意见,应当予以注明。

  二、医疗鉴定机构有哪些

  1、第一级医疗事故鉴定。

  我国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设区的市级地方医学会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直接管辖的县(市)地方医学会负责组织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也就是说,如果发生医疗纠纷的地点如果是一个市辖区的,那么就是在该区的医学会负责医疗事故鉴定工作;如果发生医疗事故的地点是不设区的市,或者县的,医疗事故鉴定机构应当就是当地的市、县的卫生局的医学会。

  2、第二级医疗事故鉴定。

  如果对初次的医疗事故鉴定结论不服的,往往都在鉴定文书的最后一页,规定当事人可以在15日内,向省、自治区、直辖市医学会,提出再次鉴定的申请,由省级医学会负责再次组织鉴定工作。这就是第二级医疗事故鉴定。

  3、第三级医疗事故鉴定。

  在我国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规定中,还规定了中华医学会可以组织疑难、复杂并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医疗事故争议的技术鉴定工作。

  三、什么情况下需要作医疗鉴定

  医患纠纷中的鉴定,一般可分为医疗过错鉴定、医疗事故鉴定和损害程度鉴定等,是否需要进行鉴定、需要进行哪种性质的鉴定,一般要根据当事人的主张和具体案情来决定。就本案而言,医疗过错人身损害赔偿纠纷,如果需要鉴定,应进行医疗过错鉴定和损害程度鉴定。该类案件争议的焦点往往是“医疗行为有无过错及与损害后果之间有无因果关系”,这也是认定案件事实和当事人责任的难点问题。如果这一问题解决了,案件的实体处理也就基本上有了定论。

  医疗过错鉴定,是人民法院在诉讼过程中依据职权或当事人的请求,委托专门机构且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对患方所诉损害结果与医疗方过错有无因果关系等专门性问题进行分析、评定和判断,为法官公正裁判案件提供科学依据而进行的一项诉讼活动。它涉及法医学、赔偿医学、临床医学、药理学等多种学科,属法医学司法鉴定。在医患纠纷中,“医疗过错”和“因果关系”的认定具有很强的专业性,仅凭法官的知识和社会经验去对当事人提供的病历、诊断、医学文献及其陈述而就争议事实及责任做出评判是不客观的。因此,在医患双方就“医疗过错及因果关系”不能达成一致意见时,原则上应当进行鉴定。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整理介绍的关于“怎么做医疗鉴定”等相关法律知识。综上所述,医疗鉴定可以由病人也可以由医院机构提出申请,是否要进行鉴定进行哪种性质的鉴定,是要根据当事人的主张和具体案情来决定的。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提供帮助。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