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即墨女婴感冒被打错针护士不核实姓名打吊瓶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19-02-20 14:12
人浏览

即墨女婴治感冒 护士不核实姓名打错吊瓶

  近日,家住即墨的贾先生反映,带7个月大的女儿荷荷到即墨市人民医院治疗感冒,岂料由于护士的粗心大意,竟然将给别的孩子注射的针剂注射到自己孩子的吊瓶内,直到打完点滴后家长才发现不对。贾先生担心会给孩子造成后遗症,一直要求医院给个说法,可对方却始终不愿承担责任。

  孩子感冒被打错针

  “孩子还那么小,万一以后留下后遗症什么的可怎么办啊? ”昨日,提起遭遇的事情,贾先生仍难掩气愤。 1月21日,贾先生和妻子带着7个月大的女儿荷荷到即墨市人民医院小儿科治疗感冒,由于前来看病的孩子较多,夫妻俩就在输液室内等待。贾先生说,过了一会,一名护士冲着输液室喊了一声女儿的名字,妻子赶紧抱着女儿前去输液。贾先生说,护士将一些针剂注入到吊瓶内,给荷荷手臂上扎了针,半个小时后吊瓶快打完了,他无意间看了一眼吊瓶上的患者名字,这一看吓得他倒吸了一口凉气,名字竟然不是女儿的。贾先生赶紧找来护士核实,护士承认打错了吊瓶。

  医院迟迟不给说法

  贾先生说,事情发生后他和妻子一直很担心,而随后的几天女儿皮肤出现红肿则更让夫妻俩提心吊胆,“孩子还那么小,而且打错针可不是个小事,万一出现个三长两短可怎么办啊? ”贾先生说,他们要求医院给孩子做个全面的体检并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可是遭到了拒绝,“我孩子打的是派舒、青霉素、头孢拉丁这三种药,他们说打错的针恰好也是治疗感冒的,所以不会产生什么后果,但就是不说具体是什么成分,也不愿承担赔偿责任。 ”贾先生说,为了安全起见,他们想带着女儿到市里的大医院做个全面的体检,费用由即墨市人民医院承担,可是对方也没有答应。

  事情从1月21日开始,僵持了一个多月也没有解决,这让贾先生夫妻俩气愤难耐。贾先生说,护士在给病人打针前应当核实身份,这样就不会出现低级失误了,“这说明他们管理上有很大的漏洞,对病人也极不负责任。 ”

  值班护士忙中出错

  记者随后采访了即墨市人民医院。投诉科的江主任告诉记者,此事的经过他已经了解,贾先生也曾多次与他们交涉。江主任说,之所以出现打错针的情况,是值班护士的疏忽导致,“当时护士到输液室喊了一个名字,这个孩子的名字和贾先生女儿的名字很像,他们可能没听清楚就抱着女儿出去了,负责打针的护士也没有再次核实就进行注射,这才导致了失误。”江主任说,事情发生后他们向贾先生夫妻进行了道歉,并免去了打针的费用。

  孩子万一有不良后果怎么办?对于贾先生的担忧,江主任表示,他们事后调查发现,另外一个小孩子的针剂恰好也是治疗感冒的,所以即使注射错了也不会产生不良后果,“这个我们跟家长解释过了,他们还是不满意。 ”江主任向记者承诺,孩子不会因此出现什么问题,但不愿签署相关的协议,也不愿意再给予贾先生赔偿。

  部门说法协商不成可申请鉴定

  昨日,记者将此事反映给即墨市卫生局,医政科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对于医疗纠纷,双方可进行协商,如果协商不成,患者家属也可以申请做医疗鉴定,并可以依据鉴定结果要求对方承担相应赔偿责任。对于此事,他们将会进行调查处理。(李德银)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