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不要指望新闻良心与舆论善心放弃正义与公平的诉求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19-02-21 00:00
人浏览

  超女王贝整容死亡事件终于有了新的进展,据《华西都市报》12月11日报道,昨天,在卫生部的例行发布会上,卫生部新闻发言人、卫生部办公厅副主任邓海华表示,卫生部计划近期在全国开展一次针对医疗美容服务的专项清理整顿活动,依法严厉打击医疗美容服务中的各种违法违规行为。 

  具体到超女王贝死亡事件,卫生部已经责成湖北省卫生厅调查核实有关情况。目前,湖北省卫生厅已经会同武汉市卫生局对事件进行调查。事态正朝着公众的预期发展,我们相信,事件真相总有水落石出的一天。

  然而,湖南某网站却发表题为《王贝死,老师跪,呼唤新闻良心与舆论善心》的文章,对王贝整容死亡、娄底市一中教师下跪门事件中媒体扮演的角色痛加鞭笞。文章称,一个是关于超女王贝整容死,一个是娄底一中教师下跪门,有关事实其实都已经清楚,有关事情处理也已经接近尾声,但是因为媒体炒作和跟风,导致舆论沸沸扬扬,捕风捉影、无故折腾,人为把事件放大,显见新闻良心与舆论善心的沦丧。

  何谓新闻良心与舆论善心?是在事件被爆料后,媒体保持缄默,任由死者家属私自接受院方赔偿,然后火化,真相永远不可得知?还是当学生将老师推倒,老师向学生下跪道歉,媒介同样应该表示沉默?

  在超女王贝整容死亡消息被爆料后,媒体迅速介入调查报道,无疑承担起了其应有的舆论监督作用。试想,倘若王贝的死确系整容所致,媒体没有充分发挥监督作用,公众将无从获知事件真相,整容行业可能存在的各种弊病将得不到及时纠正。可以预见,悲剧还将再次发生。

  按照正常的事态发展,王贝死亡后,王母理应要求进行尸检,而非立即接受医院赔偿,这本身是对亡者的一种尊重,因为只有真相才能让亡者瞑目,生者心安。王母的一反常态,媒体采取紧追不放,正是一种对事件真相不懈追求的表现,也是回应社会各界猜测质疑的必要举措,更是新闻本身赋予的天职。

  然而,文章作者却称,媒体鲜见同情哀叹之词,倒是对于王家接受医院赔偿大骂其人心冷漠、对于王母的迟迟不出现紧追不放、媒体不做实事求的调查却乐于登载各种各样的臆测,甚至撇开死者,对医院的不良管理与医生的证件大张旗鼓(这些都该是有关部门的日常工作,包括媒体平时的早作为及舆论的早到位),死者何以瞑目,生者可以安生!

  王母的行为显然是一种息事宁人的懦弱做法,而这种做法的后果将是葬送可以探寻真相的仅有证据,理应受到道德的谴责。在法治社会,我们倡导真相,更追求真相,毁灭真相可能被挖掘的证据,何其悲哀!

  事件发生后,媒体开始对医院的不良管理与医生的资质进行报道,正是挖掘真相的必然步骤。这些报道也必将推进医疗美容服务行业向健康发展,让更多受众了解医疗美容服务行业的另一面,何来新闻良心与舆论善心的缺位?

  我们再来看看娄底一中老师谭胜军下跪门事件,该事件并非如文章作者所说“事情就那么点点大”。试问,对于违纪学生,老师采取下跪道歉的方式进行调教,师道尊严何存?如此破天荒之举,竟然只有“点点大”,费解!教育教学单位的特殊性果真要求拿教师尊严挽救违纪学生?恐怕不然!

  文章最后,作者称,潮水般的炒作是否戕害了相关当事人?对于老师下跪一事,媒体予以极大关注,正是对师道尊严的呼唤,对当前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偏差进行纠正,戕害相关当事人一说谬矣!相反,相关当事人的做法更是对传统师德和伦理美感的一种摧残,理应接受道德的审判。

  新闻良心与舆论善心向来不是向掩盖事实真相的行为和违背社会基本伦理规范的行为妥协的产物,而是关怀那些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用事实的真相维护社会秩序和社会基本伦理规范必要手段,指望新闻良心与舆论善心放弃对正义与公平的诉求只能是痴心妄想。王贝死亡真相的挖掘、老师下跪门的质问,体现了媒体对新闻良心和舆论善心的坚守,笔者相信,事态发展的结果会朝着我们的预期,真相定会水落石出,社会基本伦理规范也绝不会被破天荒之举颠覆!

  (文/肖时平)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