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扩内需与谋出口并重:采购团两次赴欧洲觅商机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19-03-03 00:33
人浏览
  时隔两周,茶还没凉,中国的海外采购团再次出征,奔赴欧洲,次的目标将是考察投资市场实际上,不管是投资团还是采购团,目的只有一——寻找机会。

  欧洲信心之旅

  不久,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第十一届全国人会议上做的政府工作报告里有这样一句话:“我们强调扩大内需,但绝不能放松出口。”可以说,这是给今年的外贸定了一个基调,也给做外贸的企业增加了很信心。在此前的首次赴欧洲“贸易和投资促进团”中,共有5家国内医药公司参与:中国医药对外贸易公司、上海市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公司、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三家大型公司以及上海梵华实业有限公司和海口市先锋医药有限公司两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

  “由于之前我们就有很多与欧美的贸易往来,所以,此次的随团出访,多的是拜访客户以及看看有没有更多机会。”上海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公司市场部经理曲浩表示。作采购团的成员之一,此次曲浩赴欧的感触还是很多的,他表示:“由于此次组团的规格比较高,比起以往的单打独斗,他们在欧洲会见的客户规格也相对要高很多,与这些客户或潜在客户建立联系后,在筛选合作客户资质和取得欧洲客户信任方面都会省下一些力气。”

  中国医药对外贸易公司相关人员反馈给记者的消息称:“该公司参团的主要目的也是考察市场和拜访客户。”据悉,这五家企业中只有上海梵华实业公司与英国有关公司以及西班牙有关公司分别签订了一份购买意向的合同,算是稍微实在的成效。

  “国外企业还是很希望能够将产品卖出去的。”一名采购团成员表示。

  难掩春寒料峭

  中国海关总署近日发布据显示:从去年11月份我国外贸出口首现7年来负增长后,至2009年2月份,连续四个月外贸进出口额同比均为下降,2月份更是进出口双下滑。

  而医药外贸在2008年以超过30%的增长速度,跑赢大多数行业,但专家当时就预测2009年医药外贸将出现春寒。虽然没有2009年2月份医药保健品的进出口统计数据,但很多相关企业表示春寒已然出现。

  “今年在出口方面的影响还是很大的,国外客户的期望值与我们实际的市场行情不匹配。尤其近期政府在宏观调控上的一些动作让很多外商抱着这样的希望:中国今年可能有鼓励医药外贸的政策,如增加出口退税等措施,进而降低中国的医药出口价格。”一位外贸人士表示。

  其他一些与欧美有贸易往来的医药制造企业人士也表示情况不太好。化学原料药出口贸易方面反馈回来的消息更让人担心一些,四川一原料药生产企业市场部张经理表示:“今年的日子十分艰难,部分产品正在停产或减产,而国内市场呈现的依然是产能过剩。”

  “以往经济繁荣期,大型经销商会囤积半年到一年的货物,以控制市场,保证利润的稳定。现在经销商不敢囤货,去年采购的货品还有,所以会削减采购,因此现在大单子减少了很多。”外贸人士分析。另外,作为震源地,欧美受金融风暴影响最大,医药市场受到影响也最大,而欧美又是我国医药贸易的主要消费国。

  增长率跑赢GDP?

  记者与一位出口企业的市场部经理联系的时候,他表示自己正在东南亚考察,希望稳定大单贸易,灵活处理小单贸易。他说:“现在要开发新的市场也不容易,例如非洲等地区对医药的需求远未饱和,算是发展前景不错的市场,但该类地区以往主要依靠国际组织的采购,其政府和私营机构本身的支付能力有限,短期也很难扩展。”

  由于人民币升值及相关市场因素,医药进口贸易则相对比较好做,进出口机构表示正在加大此方面的业务。

  专家分析:从宏观层面上来看,2009年医药的增长率跑赢GDP问题还不大,将能够继续保持增长状态,尤其普药制剂行业,但中药及化学原料药将相对比较困难。

  另悉,对于医药企业应当加快走出去的步伐的论调,业内多认为企业必须充分估计自身在市场的综合竞争力,做好市场调查和风险预测,寻找与自身管理经验相匹配的领域和项目,不可盲目抄底。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