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公立医院公益性将加强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19-03-01 15:38
人浏览

医改突出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图/CFP

医疗改革的重点在于公立医院,而《征求意见稿》为公立医院的改革标定了航向。《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公立医院要遵循公益性质和社会效益原则,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另一方面,城乡居民享受公共卫生服务方面,《征求意见稿》期望推进“均等化”。

>>公益性

为公立医院改革标定航向

【医改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推进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从有利于强化公立医院公益性和政府有效监管出发,积极探索政事分开、管办分开的多种实现形式。同时明确,公立医院要遵循公益性质和社会效益原则,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优化服务流程,规范用药检查和医疗行为,深化运行机制改革。

【新闻背景】公立医院是我国医疗机构的主体,但面临着经费不足、自谋生路的压力。据了解,目前政府每年投入约占公立医院经费的15%,其余部分都得靠挣钱自筹。

医院为了生存和发展,必然出现一些“趋利”行为,“公益性”弱化。一些公立医院中,药品收入占到了总收入的半壁江山。大处方、大检查等现象屡见不鲜。而且医院的趋利动机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医患关系的紧张。

【专家解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部长葛延风说,坚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原则是《征求意见稿》一个明确的方向。如果医院只想着赚钱、盈利,群众“看病贵”问题就难以解决。

他同时指出,由于公立医院的改革比较复杂,《征求意见稿》中提出了一个稳妥的做法,那就是近期先开展试点,然后通过实践,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找到符合国情的方案。

广安门医院肿瘤科主任林洪生说,作为一名医务人员,他支持公立医院坚持“公益性”。如果公立医院不用费心去自筹经费,医务人员就会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治疗病人、提高业务,也就会更多考虑患者的利益,医患关系也将得到改善。

>>均等化

城乡居民均享受公共卫生服务

【医改意见】《征求意见稿》明确政府在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中的主导地位。公共卫生服务主要通过政府筹资,向城乡居民均等化提供。健全城乡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向城乡居民提供疾病防控、计划免疫、妇幼保健、健康教育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新闻背景】一段时间以来,我国卫生工作中的“重医轻防”“重城轻乡”等弊端明显,我国基层公共卫生机构功能弱化,县级以下公共卫生机构只有三分之一能够维持正常运转,另有三分之一甚至瘫痪。2003年的“非典”暴露出我国公共卫生体系存在严重缺陷。

【专家解读】葛延风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均等化,意味着我国居民将不受年龄、地域、职业等限制,均能享受到同等的公共卫生服务。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是实现“重治疗”向“重预防”转变的前提,坚持预防为主,是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提高卫生投入绩效的最重要手段。 据新华社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