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让公立医院真正姓“公”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19-03-02 05:25
人浏览

内容摘要: 公立医院改革是我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医改的最大难题。如今,随着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的全面启动,随着政府对公立医院投入和监管的逐步到位,我们期待,公立医院能一改过去的“逐利”倾向,早日回归公益性,真正姓“公”。

  肖国强

  刚刚过去的一周,有关公立医院改革的新闻不断见诸报端:先是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指导意见,接着是卫生部出台规定,要求公立医院逐步实现患者先诊疗后结算、重大医疗事故安全事件网上直报、紧急手术可由医院院长代签知情同意书等等。

  公立医院改革一有“风吹草动”,总能引起公众和媒体的广泛关注。这是因为,人们对它的期待实在是太多、太深:什么时候医院看病不再贵不再难,不用绞尽脑汁找专家、找床位?什么时候医疗质量能提高、医生护士态度更好,不用担心医疗事故突然落到自己身上?

  人们很期待,是因为现实很无奈。多年来,由于政府投入不足,公立医院创收趋利明显,公益性严重弱化。由于公立医院的维持、运行和发展主要资金来源是服务收费,一些医院盲目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滥做大检查、乱开大处方,加重了群众看病负担,加剧了医患矛盾。

  公立医院改革是我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医改的最大难题。要解决当前公立医院发展中的矛盾和难题,恢复公立医院的公益性才是正道。只有如此,才能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真正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为此,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指导意见指出,公立医院改革要坚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把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放在第一位;改革公立医院补偿机制,逐步取消药品加成政策,实现由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助来补偿的机制;加强公立医院内部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如今,随着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的全面启动,随着政府对公立医院投入和监管的逐步到位,我们期待,公立医院能一改过去的“逐利”倾向,早日回归公益性,真正姓“公”。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