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院内感染的影响是怎样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1-03-30 10:30
人浏览

  生病是很常见的事,但是生病也可大可小,群众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到哪个医院就诊,但到医院也是存在一定风险的,比如说院内感染,它的发生可能是无声无息的,但肯定是有原因的,先了解院内感染的影响是怎样?下面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院内感染的影响是怎样

  医院内感染是指患者在住院前无感染,且不在传染病潜伏期的,入院后在医院内受到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而出院后发病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或入院时已存在的感染。对于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规定入院48小时后或出院后48小时内发生的感染为医院内感染;有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自入院时起超过平均潜伏期后或自出院时在平均潜伏期内发生的感染为医院内感染。此外,在医院内工作的医护人员,被患者感染,也属于医院内感染。

  是医疗机构中常见的、可明显提高死亡率的原因。减少医院感染对医疗卫生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病原体在病人之间互相传播(包括经由医务人员为媒介传播)以及抗菌药物的不当使用是公认的医院感染两大危险因素。

院内感染的影响是怎样

  二、如何预防院内感染

  医院内感染的预防主要有注意个人卫生,增强免疫力,避免滥用抗生素,注意个人防护避免交叉感染这几方面。

  注意营养,合理的生活制度,多进行户外活动,勤洗澡,搞好皮肤黏膜清洁卫生,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

  避免滥用抗生素,以免破坏体内正常菌群平衡,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在医院停留时间较长的人群,如在医院工作的人、陪护患者的家属都要注意个人防护,勤洗手、戴口罩避免交叉感染。

  对献血人员进行严格的筛选,避免交叉感染。

  三、常见的医院感染

  1、肺部感染:肺部感染常发生在一些慢性严重影响病人防御机制的疾病,如癌、白血病、慢性阻塞性肺炎,或行气管切开术、安置气管导管等病人中。判断肺部感染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和X线透视或照片,其发生率在医院感染中约占23.3%~42%。肺部感染对危重病人、免疫抑制状态病人及免疫力衰弱等病人的威胁性大,病死率可达30%-50%。

  2、尿路感染:病人在入院时没有尿路感染的症状,而在其住院期间24小时后出现症状(发热、排尿困难等),尿培养有细菌生长,或虽无症状,但尿标本中的白细胞在10个/ml以上,细菌多于105/ml,都可判为尿路感染。我国统计,尿路感染的发生率在医院感染中约占20.8%~31.7%, 66%~86%尿路感染的发生与导尿管的使用有关。

  3、伤口感染:伤口感染包括外科手术及外伤性事件中的伤口感染,判断伤口感染主要看伤口及附近组织有无炎性反应或出现脓液,更确切是细菌培养。据统计伤口感染发生率在医院感染中约占25%。

  4、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肝炎不仅在健康人中可以传染,在病人中更易传染。病毒性肝炎可分为甲型、乙型、丙型、丁型、戊型五种。

  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的传染源是病人和无症状感染者,经消化道传染。病人排出带有病毒的粪便,未经消毒处理,污染了水源或食物,人们误食了未煮沸的水或未煮熟的食物而被传染,即粪-口传染。

  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丁型肝炎的传染源是病人和病毒携带者,病毒存在于血液及各种体液中,传染性血液可透过皮肤、粘膜的微小损害而感染,还可通过母婴垂直传播,或通过输注血液制品,密切性接触而传染。

  5、皮肤及其它部位感染:病人在住院期间发生皮肤或皮下组织化脓、各种皮炎、褥疮感染、菌血症、静脉导管及针头穿刺部位感染、子宫内膜感染、腹内感染等。

  住院病人中凡有气管插管、多次手术或延长手术时间、留置导尿、应用化疗、放疗、免疫抑制剂者,以及老年病人,均应视为预防医院感染的重点对象。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整理介绍的关于“院内感染的影响是怎样”等相关法律知识。综上所述,常见的医院感染有很多种,如何做好防范措施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作为病人一定注意个人卫生,增强免疫力,做好个人防护。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提供帮助。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