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货款纠纷代理词怎么写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12-14 18:10
人浏览

  有时候大家可能会因为债务问题而产生纠纷,尤其是生意上,企业之间一起合作,很容易因为贷款结算问题产生纠纷,如果双方无法协商的话,就只能向法院提起诉讼了,那么货款纠纷代理词怎么写?下面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拖欠货款怎么起诉

  写一份起诉状到法院,但起诉状应当记明下列事项:

  1、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

  2、被告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等信息;

  3、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

  4、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如何合法追讨拖欠货款

  1、签订还款协议

  如果对方并不抵赖,只是拖延还款,那么可以与其签订还款协议,明确还款的方式和期限。还款协议可以明确双方的债权债务关系,对债权人极为有利。

  2、向法院提起诉讼,起诉同时进行财产保全

  财产保全就是在起诉同时申请法院查封、扣押、冻结被申请人的财产,以保证申请人在诉讼获胜后能够执行裁决。

  二、货款纠纷诉讼时效是多长时间

  1、拖欠货款的诉讼时效为两年。

  2、已注明履行清偿货款日期的欠条,诉讼时效期限从注明清偿货款日期之日起算。

  3、未注明履行清偿货款日期的欠条,诉讼时效期限从欠款人出具欠条的次日起算。

  4、对已经超过货款纠纷诉讼时效期限的欠条,欠款人又重新打欠条的,诉讼时效期限重新开始起算。

  三、货款纠纷代理词怎么写

  (一)首部

  每一份代理词都应有一个确切的标题,标题应反映案件性质和所代理的当事人在案中的地位,例如“民事原告诉讼代理词”等,使听众一开始就了解代理词的性质。因为代理词是一种讲演辞,主要向合议庭陈述,因此开头的习惯称呼语是:“审判长、审判员:”

  (二)序言

  序言亦即开场白,要尽量简洁,重点在代理意见部分。

  序言包括:

  1、说明代理人出庭的合法性,概述接受委托和受指派,担任本案当事人哪一方面的代理人;

  2、说明代理人接受代理后进行工作的情况,即在出庭前做了哪些方面的工作,如查阅案卷、调查了解案情等;

  3、表明代理人对本案的基本看法,也可以不说。如系上诉案件,则要说明对一审判决的看法和意见。

  (三)正文

  正文是代理词的核心内容。这一部分应根据具体案情、被代理人所处的诉讼地位、诉讼目的和请求以及被代理人与对方当事人的关系等因素来确定其内容。代理人应 当在代理权限内,依据事实和法律,陈述并论证被代理人提供的事实与理由成立,从而支持其主张和请求,同时揭示、驳斥对方的错误。代理意见通常从认定事实、适用法律和诉讼程序等几方面或其中一、两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般地讲,代理意见的内容主要应从以下方面进行阐述:

  1、陈述纠纷事实,提出有关证据,反驳对方不实之处;

  2、对纠纷的主要情节,形成纠纷的原因以及双方当事人争执的焦点进行分析,以分清是非,明确责任,认定性质;

  3、阐明当事人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促使当事人彼此之间互相谅解,把权利和义务有机地统一起来;

  4、提出对纠纷解决的办法和意见。这部分内容既要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又要考虑有利于纠纷的解决;

  5、如系二审,还应对原判决进行评论,提出要求和意见。

  这部分内容,要从具体案情出发,抓住本案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阐明几个问题,为解决纠纷提出切实可行的主张、意见、办法和要求,使案件得到正确、合法、及时的处理。

  (四)结束语

  本部分是归纳全文的结论性见解和具体主张,为被代理人提出明确的诉讼请求。要求要言不烦、简洁明了,使听众对整个代理词留下深刻、鲜明的印象。代理人具名和注明日期。代理词在写法上应注意以下问题:

  1、代理词主要用证明的方法来写,对错误的观点有时也可以进行必要的驳斥,用反驳的方法来写,但通常是把正面说理与反面驳斥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正面说理为主,或两种方法兼而有之。

  2、代理词必须在熟悉案情,了解真相,掌握材料基础上动笔制作,这样才能对案件了如指掌,才能在法庭上立于不败之地。

  3、代理记号要尊重事实、忠于法律,对纠纷事实和证据进行透彻的分析论证。不能歪曲事实和法律,强词夺理,向法庭提出无理要求。

  4、代理词所提意见要切合实际,掌握分寸;要以理服人,体现出解决问题诚意;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措词恳切,语气平和,这样才能为对方当事人和法庭所接受。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整理介绍的关于"货款纠纷代理词怎么写"等相关法律知识。需要提醒大家,一般对于货款类的纠纷,其诉讼时效为2年,超过诉讼时效的话会比较麻烦。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提供帮助。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