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家庭纠纷调解有新招:公证“停战协议”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19-03-22 20:10
人浏览
本文讲的是家庭纠纷调解案例。常言道:清官难断家务事。婆媳、夫妻、邻里间的矛盾往往前脚刚和好,后脚又翻脸,让调解干部跑上几十回不算稀奇。近日,上海市普陀区石泉街道巧妙地把“公证”手段引入居民纠纷调解,发明了一份具有法律效力的家庭“停战协议”,或许能给社区工作者一些启示。...
家庭纠纷调解有新招:公证“停战协议”
常言道:清官难断家务事。婆媳、夫妻、邻里间的矛盾往往前脚刚和好,后脚又翻脸,让调解干部跑上几十回不算稀奇。近日,上海市普陀区石泉街道巧妙地把“公证”手段引入居民纠纷调解,发明了一份具有法律效力的家庭“停战协议”,或许能给社区工作者一些启示。
这份调解公证书的诞生地是中山北路2627弄的老陆家。70岁的陆全发一家三代五口人挤在面积仅24.8平方米的两间斗室里。由于生活空间狭小,老陆夫妇和儿子、儿媳难免磕磕碰碰,时间一久,小吵小闹竟发展到要出人命事故的地步。居委会三番五次做工作,但往往事倍功半,前一分钟刚达成“停战协议”,后一分钟又撕毁承诺,爆发出更尖锐的矛盾。
如何平息这场旷日持久的家庭之战,提高调解的权威性和调解干部的工作效率?石泉路街道在普陀区司法局、区公证处的指导帮助下,开始了全新的探索,尝试把具有法律效力的公证书引入社区居民纠纷的调解。
听说老陆的儿子急于买下住房,而老陆也愿意在这个问题上做一些让步,居委会调解主任果断地抓住这个机会,在父子之间进行“斡旋”,促进双方达成新的调解协议,并帮助他们向街道调解处理中心提出协议书公证申请。前两天,这份具有“开创先河”意义的调解公证书终于顺利诞生,当老陆家的“对抗双方”拿到这份具有法律效力的协议时,都非常满意,儿媳当场表示,一定依法遵守协议,保证履行赡养老人的义务;而老陆夫妻心中的大石也落了地,满足地说:以后不用再为晚年生活不太平而发愁了。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